Sb基和Se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器件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存储器(PCRAM)是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被认为最有可能替代目前的闪存(flash)存储器而成为下一代主流非易失性存储器。PCRAM与其他存储器相比有很多优势,擦写速度快,疲劳性好,功耗低而且与CMOS工艺兼容。但是PCRAM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很难使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既有较快的相变速度又有较高的稳定性;二、PCRAM在逆相变过程(RESET)中操作功耗比较高;三、对于PCRAM的可靠性及数据保持能力还有待提升。针对PCRAM这些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磁控溅射法制备了高性能纳米相变薄膜材料,从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等方面系统研究薄膜材料在PCRAM中的应用前景,并取得了以下结论:(1)在SnSe薄膜中掺杂Cu元素,开发出了Cu-Sn-Se新型相变薄膜。比起SnSe,Cu-Sn-Se薄膜拥有更低的晶化激活能(1.60eV);非晶态的Cu-Sn-Se比SnSe的能带间隙更小;在掺入Cu之后的新型薄膜Cu-Sn-Se薄膜的晶化过程受到了抑制并且晶粒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皮秒激光测试表明了Cu-Sn-Se薄膜拥有一个较快的相变速度(3.36ns);Cu-Sn-Se薄膜比起SnSe薄膜拥有更高的晶态电阻,这对于低功耗的PCRAM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在SnSb薄膜中掺入O元素,开发出了SnSb-O新型相变薄膜。随着O含量掺入的增加,SnSb-O薄膜的非晶态电阻和晶态电阻都随之提高,晶化温度从158°C上升到240°C,提高了相变薄膜的非晶态热稳定性和数据保持能力,而且晶化前后电阻存在2个数量级以上的变化;SnSb-O薄膜的能带间隙也从掺氧前的1.19eV增加到了掺氧之后的1.63eV;在O掺入之后,SnSb-O薄膜的晶化也逐渐受到了抑制,在晶化过程中形成Sb的氧化物,减小了晶粒尺寸,增加了晶态电阻,降低了RESET过程的功耗;退火之后的薄膜随着氧含量的增加,SnSb-O薄膜均方根粗糙度(RMS)也逐渐减小,提升了器件的可靠性;SnSb-O薄膜的熔点温度在494°C,小于传统相变薄膜Ge2Sb2Te5的熔点温度,大大降低了薄膜在器件应用中的功耗;此外,也发现过量的O掺杂会导致相变薄膜材料失去相变性能,无法被器件所应用。(3)开发出了不同厚度比的GeSb/SiO2纳米复合多层相变薄膜。随着SiO2绝缘层相对厚度的不断增加,GeSb/SiO2多层薄膜的晶化温度逐渐提升,提高了薄膜的热稳定性;退火后的GeSb(1nm)/SiO2(9nm)多层薄膜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从0.45nm增加到了0.53nm;非晶化过程GeSb(1nm)/SiO2(9nm)多层薄膜(2.29ns)的相变时间小于Ge2Sb2Te5(3.56ns),同时GeSb(1nm)/SiO2(9nm)多层薄膜的阈值电压(3.57V)也小于Ge2Sb2Te5(4.18V),从而拥有更低的操作功耗;
其他文献
TiCx具有高强、高硬、高耐磨、高熔点等优异性能。金属Ni的熔点较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抗热蚀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中保持性能不变。选用金属Ni与TiCx,通过无压浸渗法来制作能同时具备这两种物质优势的复合材料,应用于金属陶瓷刀具材料。本论文先制作TiCx预制体,然后通过无压浸渗工艺,向预制体中浸渗金属Ni,制得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Ni/TiCx复合材料。探究了 TiCx预制体的制备工艺、无压浸渗
在本文中,我们对一类带有切点的平面分段光滑系统进行了分支分析.这个系统共有3个参数,且它由一个线性系统和一个二次哈密顿系统构成.当参数变化时,其线性系统的平衡点分别可能成为一个鞍点、焦点或结点.该分段光滑系统中二次系统的轨线与不连续直线有一些切点.当线性系统的平衡点是一个焦点时,我们证明了分段光滑系统将有一个周期轨和一个滑动环.此外,分段光滑系统将会出现伪同宿分支和临界穿越分支CC.当线性系统的平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国内在芯片领域上的发展方兴未艾。因为硬件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的种类丰富多彩,传统编译器已向定制化编译器发展。编译器是计算机平台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桥梁,编译器依据机器平台的参数信息将应用程序源码正确且高效地编译转换成为可执行程序。在编译过程中,常常会叠加不同的优化选项对应用程序做不同的优化处理。编译器的优化能力受机器平台参数和自身编译器架构特征的影
目的采用冲击诱导法构建紫杉醇耐药株SKBR3/PR和MCF-7/PR,检测STAT5基因沉默及过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SKBR3和MCF-7紫杉醇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探讨STAT5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yclin B1、CDK2和c-myc在细胞耐药中的分子机制,以期为乳腺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构建紫杉醇耐药株SKBR3/PR和MCF-7/PR,检测STAT5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TA
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二氧化碳的大量释放带来了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近年来全球页岩气的大规模商业勘探开采使得甲烷的工业转化成为研究的热点。甲烷干法重整反应能够将CO2和CH
健全的交通基础设施使得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快速流动,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力量。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使得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十年的飞速发展成为可能,完善的交通网络拉动了相关需求的增长,在几次经济危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对其产生的影响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基于省级层面数据,侧重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宏观经济的影
CO2干法压裂相比传统压裂技术具有返排高、对储集层伤害低、增产幅度大等优势,在煤层气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研究液体CO2作为压裂液时煤岩裂缝的扩展规律,本文开展了
森林土壤有机碳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73%。它的微小变化将会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全球变暖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之间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充满争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
筛分破碎厂房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工业建筑,对提高我国工业生产效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工艺生产要求,该类厂房一般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着多台大型破碎机、振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牧民最主要的经济动物,这种已驯化的品种可以为人们提供肉、奶、羊毛和皮革,还能被用于运输。牦牛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5000米的高山气候中,在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以及中国等国家中,牦牛已经成为高海拔地区的象征。然而由于牦牛的生活环境较为复杂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生产养殖条件和疾病防治水平的限制导致牦牛群体的各类传染病传播,严重影响了牦牛产业的经济生产效益,其中还不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