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地区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岩性地层圈闭识别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勘探的深入,岩性和地层油气藏越来越成为松辽盆地的勘探重点。资料表明,松辽盆地剩余资源量达41.3亿吨,其中岩性和地层油气藏26.6亿吨,岩性和地层油气藏占剩余资源总量的64.4%。   研究表明,湖岸线及其迁移对岩性油气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有效烃源岩展布范围内,湖岸线对岩性地层圈闭的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湖岸线的进退具有旋回性和幕式性,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分布沿湖岸线具有群带性和规模性的特点。地层超覆油气藏主要分布在LST、TST的湖岸线附近;地层不整合油气减主要分布在三级层序界面附近;LST、RST、TST对应的湖岸线附近容易形成滨岸砂体、沿岸坝、湖湾、下切谷、扇三角洲、(扇)三角前缘等岩性油气藏。   1.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基本的石油地质特征分析,结合前期科研、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地质问题;从层序地层学角度,研究探讨湖岸线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的背景条件,分析坳陷盆地岩性油气藏的疏导体系和控油模式,建立湖岸线控油理论基础。   2.在区域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重点对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地层内的三级(二级)层序界面进行了识别;建立了坳陷湖盆三级层序内部体系域发育模式,在层序格架内总结油气藏类型及油气聚集规律。   3.层序界面变化动力学成因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对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各层序湖岸线演化进行研究。宏观上分析湖岸线及其迁移变化对岩性地层圈闭的控制作用,总结各类岩性圈闭的分布规律。   4.详细刻画、描述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各层序体系域沉积特征,层序界面控砂机理研究,各层序体系域湖岸线控制下的砂体展布变化,从圈闭发育以及勘探潜力分析。   5.从成因上对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准确定位,总结各主力层序及其湖岸线勘探潜力,对重点勘探区带进行含油气预测,为指导该地区勘探部署提供充足依据。
其他文献
世界各国在石油工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是先开采较易开采和较轻的原油。随着较轻原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现在不得不开始开采一些较难开采的稠油资源。中国尚未动用的超稠油探明地质储
2010年5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债券市场迎来阶段性顶点;央票与短融总指数继续下跌,国债总指数带领其它指数上涨;国债收益率曲线不同时间段分化较快;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曲线
包含天山在内的中亚型造山带(CAOB),由于复杂的造山和演化过程,近年来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古生代晚期强烈的玄武岩喷发、断陷作用、大面积具有正εNd(t)值特征的幔源
苏州地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学生年龄较小,常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再加上我们处在一个汉语为主的环境当中,缺少英语学习的氛围.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对记忆英语单词感到
期刊
常规Teflon对瓶亚沸蒸馏HF时,Ta、Nb等部分高场强元素提纯效果较差,甚至适得其反,暗示Ta、Nb在HF蒸馏过程中存在“挥发”。然而高温、高压酸溶法溶解岩石样品时,Ta、Nb等并没有表
研究区域的主体位于贵州省及其邻区,主要包括宜昌统桐梓组白云岩,扬子统红花园组生物碎屑灰岩、湄潭组混合岩系,艾家山统十字铺组泥灰岩、宝塔组灰岩,以及钱塘江统的涧草沟组泥灰
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永久性的问题.老师在大部分时间里必须要面对全班同学或一组同学上课,同时还需要竭尽全力对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作出回应.学生个体千差万别,这不仅表现在他们
哪些问题可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编辑同志:我们发现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有腐败现象,准备向上级反映,可不知纪检监察信访受理的范围,请给予解答。周某周某您好: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受理群
中国大陆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西南受到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东面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是一个以塔里木、华北、扬子三个古板块为核心,与准噶尔、柴达木、羌塘等多个古
本文对渤海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和烃源岩演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渤海盆地的古地温梯度是逐渐降低的,但在早第三纪时期下降的幅度较大,而在晚第三纪-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