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轮驱动微位移工作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youz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位移技术是精密机械和仪器实现高精度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宇航工业、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的发展,使精密加工、定位技术进入亚微米时代。本论文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研制了一种采用摩擦轮驱动柔性铰链的微位移系统。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讨论了微位移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介绍了各种微位移器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分析了各种微位移系统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其达到的精度。在综合分析摩擦轮驱动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即摩擦轮驱动柔性铰链的微位移工作平台。 2.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设计准则,进行了微位移机构系统设计,包括机械部分与控制部分。机械部分包括平台本体的设计;摩擦轮传动的类型与应用范围,摩擦轮材料选择与摩擦轮结构设计;柔性铰链理论分析,提出了柔性铰链结构模型,该结构为一种双级串联对称平衡结构,并对柔性铰链模型进行静力学计算和有限元分析。 3.介绍了系统的控制思路及通信方案,本课题采用新型的步进电机驱动,ASC46MK-H100为ORIENTAL MOTOR公司新型谐波减速带闭环控制的步进电机系统,最小步进角为0.0036°。针对该步进电机的一些特点与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采用三菱PLC控制器实现微位移器的驱动控制。 4.基于以上方法和研究成果,研制了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并进行实验分析验证。基本达到了系统设计目标。整个微进给系统行程28μm,定位精度±0.05μm。 实验结果表明微位移系统的正确性及可行性,系统位移精度达到
其他文献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阻挡的。灾害的摧毁性,让很多人流离失所。人类无法控制灾害的发生,只能在灾害发生后尽力的弥补损失。灾民的救助工作是救灾工作的第一步,安置工作
“弱势群体”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阶段都存在,但在转型时期的中国,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大众传媒,受到意识形态规律、新闻传播规律以及市场规律的制约,
本文通过研究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领域的发展,总结我国农村旅游开发和传统旅游规划领域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辩证地论述反规划理论在农村旅游规划中的嵌入和应用。并以随
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作为欧洲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之一,曾于1435年诞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保险法。而此时的中国海外贸易不断,但海商法发展起步较晚,而且过程缓慢。1993年,《
公路运输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公路项目所具有的特点如大量的资金投入、土地占用以及资源消耗等,使公路项目具有较大风险。因此,进行公路项目可行性
<正> 四年来,我们用针刺治疗麦粒肿13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取穴:健侧天井,患侧合谷。手法:强刺激捻转3~5分钟,留针15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捻转一次。每日针
儒家重视人的生命,称“死生有命”,“生生之谓易”,认为人应当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拥有生命,并得以展开人生,演绎人生。 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
期刊
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较高且预后较差,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癌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在
过去二十多年间,中国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改变了中国人,尤其是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在本世纪的开端其雄起之势不容小窥;而另一方面,大量新
针对水力压裂数值模拟中传统分离式裂缝模型计算量大、需要预置裂缝及扩展路径等缺点,提出采用弥散式裂缝模型模拟水力压裂过程的解决办法,并根据流–固耦合理论,导出基于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