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T1 mapping技术在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中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T1 mapping技术定量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的可行性,评价T1 mapping技术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心内外科临床确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30例(病例组),同期招募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病例组进行常规序列、T1 mapping和延迟强化扫描,对照组行常规序列、T1 mapping扫描,获得图像导入Medis Suite软件进行处理。以延迟强化为金标准,在心脏短轴位分别对病例组延迟强化阳性的梗死心肌节段和健康志愿者正常心肌前间隔、下间隔及侧壁进行测量,分别得到病例组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心肌Native T1值。并在延迟强化和T1 mapping序列手动勾画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梗死心肌,分别计算平均梗塞面积和透壁性并进行比较。健康志愿者左室不同层面对应节段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层面不同心肌节段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病例组病人梗死心肌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正常心肌Native T1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秩和检验对T1 mapping和延迟强化序列测量的病例组平均梗塞面积和透壁性进行比较。运用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分析比较两种技术测量平均梗塞面积和透壁性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1.本研究中获得2,3,5,8,9,11节段心肌Native T1值分别为(1236.5±17.3),(1231.1±19.7),(1219.6±23.7),(1234.1±16.7),(1229.1±21.7),(1213.0±20.5)ms.第2,3,8,9节段心肌Native T1值高于5,11心肌节段,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与8节段、3与9节段、5与11节段心肌Native 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病例组梗死心肌Native T1值为(1428.1±62.9)ms,与健康志愿者不同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Native T1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Native T1 mapping测量病例组梗塞面积与延迟强化无差异(LGE:11.1±7.9%;T1:11.2±8.1%,P>0.05),并且与延迟强化一致(R2=0.96,Bias=-0.09±1.5%)。Native T1 mapping测量病例组梗塞透壁性与延迟强化无差异(LGE:35.4±16.8%;T1:36.2±17.9%,P>0.05),并且与延迟强化显示一致(R2=0.92,Bias=-0.75±4.9%)。结论:1.本研究获得健康志愿者左室不同心肌节段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心肌Native T1值范围,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价值。2.左室不同区域心肌节段心肌Native T1值存在差异,可能与血流灌注因素有关。3.T1 mapping技术可以识别及定量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4.Native T1 mapping可以准确表征梗死心肌的面积及透壁性,因此对于延迟强化禁忌的患者,Native T1 mapping可以作为可替代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改变对于预测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的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行CAG检查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根据心电图额面QR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HFUS)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患者的关节腔、软骨及骨表面及周围软组织内的结晶强回声和滑膜增生情况进行探查,并应用能量多普勒(color power Doppler Imaging,CPI)和平面波超微细敏感血流显像(Angio plus planwave ultransensitive ima
目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且进展迅速。因此预测SBP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纳入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s,PMN)计数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一种简易有效的评估方式对研究期间住院的慢阻肺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调查住院期间慢阻肺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营养不良对COPD患者机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慢阻肺病人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以便临床医生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一病区住院的慢阻肺患者80例。入院后24小时内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按评估结果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UC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评估UC活动度的新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根据改良Mayo评分将病例组分为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和重度活动期四组,纳入同期6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联合无创运动心输出量测量系统(ICG)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的疗效评价。方法:采集2018-10至2020-02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CPET联合ICG评估患者行PCI前、术后1个月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对CPET以及ICG的指标进行分析与解读,将患者自身分为PCI术前组和PCI术后组,比较两组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与单纯针刺对周围性面瘫(风寒型)的临床疗效差异,探究针刺结合SGB对周围性面瘫(风寒型)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针刺。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探讨更优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病例选取标准共选取70例周围性面瘫(风寒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
小肠出血指(Small bowel bleeding,SBB)的是十二指肠乳头到回盲瓣之间的出血,也称为中消化道出血。该病发病隐匿,约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5%-10%。由于小肠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得小肠出血的诊治成为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气囊辅助小肠镜(Balloon assisted endoscopy,BAE)包括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doscopy,DBE)和单气囊小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