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双气囊小肠镜诊治小肠出血效率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q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肠出血指(Small bowel bleeding,SBB)的是十二指肠乳头到回盲瓣之间的出血,也称为中消化道出血。该病发病隐匿,约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5%-10%。由于小肠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得小肠出血的诊治成为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气囊辅助小肠镜(Balloon assisted endoscopy,BAE)包括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doscopy,DBE)和单气囊小肠镜(Single balloon endoscopy,SBE)、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及小肠放射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推广,使得小肠出血的诊治成为可能。研究显示DBE对小肠出血者的疾病检出率为60%-80%,临床中即使经双侧DBE检查仍有约20%-40%的小肠出血者不能明确出血病因。如何提高DBE对小肠出血者的诊治效率是临床中迫切需要探讨的难题。本研究,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潜在小肠出血者的临床资料从小肠镜检查时机、进镜途径的选择及内镜下治疗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DBE对小肠出血患者的诊治效率。1.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出血中检查时限的研究该部分我们主要探讨急诊DBE(最近一次出血距离DBE检查时间≤72h)对小肠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20年10月因疑似小肠出血接受DBE检查的328例患者,经过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82例患者,将纳入的282例患者根据DBE检查时机不同分为急诊DBE组和非急诊DBE组(最近一次出血距离DBE检查时间>72h),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病变检出率、检出病种和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显示:282例患者中,224例患者明确出血病因,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9.43%(224/282)。急诊DBE组103例患者,有89例患者明确出血病因,病变检出率为86.41%(89/103)。非急诊DBE组179例患者,135例患者明确出血病因,病变检出率为75.42%(135/179),急诊DBE组病变检出率高于非急诊DBE组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构成比发现急诊DBE组小肠血管性疾病明显高于非急诊DBE组[35.92%(37/103)vs 16.76%(30/179),P<0.05],而两组间小肠憩室、小肠肿瘤、小肠炎症性疾病、NSAIDs相关性肠病、其他疾病均无差别。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急诊DBE可以提高小肠出血者(特别是小肠血管性疾病)的疾病检出率。2.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出血者进镜途径选择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nitrogen,BUN)与肌酐(creatinine,Cr)比值(BUN/Cr)对小肠出血患者行小肠镜检查时进镜途径选择的指导价值。首先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因潜在小肠出血接受DBE检查,并在出血48h内行BUN和Cr检测的105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BUN/Cr比值是否大于81分为升高组(n=52)和正常组(n=53),使用c2检验比较两组经口进镜和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其次通过2019年11月-2020年10月份收集的符合条件(院内或院外活动性出血48h内行血清BUN及Cr检查者)的潜在小肠出血者的BUN/Cr进行验证,计算出BUN/Cr比值为81时,指导经口小肠镜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研究结果显示105例潜在小肠出血患者中,79例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5.24%(79/105)。升高组52例,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6.92%(40/52),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为79.49%(31/39),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为47.37%(9/19);正常组53例,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3.58%(39/53),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为63.64%(21/33),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为51.43%(18/35),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Cr比值>81指导经口小肠镜检查的敏感性为86.96%(20/23),特异性为73.68%(14/19),阳性预测值为80.00%(20/25),阴性预测值为82.35%(14/17)。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潜在小肠出血者,在活动性出血48h内,BUN/Cr>81时是指导经口小肠镜检查的有效指标。3.小肠血管性病变者内镜下治疗效果的研究本研究探讨DBE治疗小肠血管性病变的有效性,并探讨小肠血管性病变再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7例疑似小肠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DBE治疗组(Yano分型为1a型和1b型使用APC治疗;Yano2型和3型以动脉性病变为主,选择用钛夹夹闭联合黏膜下注入聚桂醇硬化剂)和无DBE治疗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密切随访,直到出血复发或最后一次随访(2021年1月31日)日期结束,中位随访时间为13.0个月(范围1.0-70.0月),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小肠血管性病变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DBE治疗组47例患者包括单发血管性病变组30例、多发血管性病变组17例,无DBE治疗组为单发血管性病变者20例。研究结果显示DBE治疗单发血管性病变组出血复发率较无DBE治疗组低(20.00%vs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E治疗单发血管性病变组出血复发率较DBE治疗多发血管性病变组低(20.00%vs 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血复发的29例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中输血(P<0.05,OR=3.748,95%CI:0.997-14.093)、瓣膜性心脏病病史(P<0.05,OR=6.238,95%CI:1.420-27.411)为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DBE治疗为出血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OR=0.162,95%CI:0.042-0.622)。研究结果表明小肠血管性病变内镜下治疗是有效的,尤其对于单发血管性病变效果更为明显。合并有瓣膜性心脏病、病程中输血为小肠血管性病变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综上所述本实验得出(1)急诊DBE检查可以提高小肠出血者的疾病检出率;(2)潜在小肠出血者,活动性出血48h内血清BUN/Cr>81是指导经口小肠镜检查的有效指标;(3)小肠血管性病变内镜下治疗是有效的,尤其对于单发血管性病变患者效果更为明显。合并有瓣膜性心脏病、病程中输血为小肠血管性病变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实验提示从DBE检查时机、进镜途径的选择及内镜下治疗三方面可以提高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治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胎球蛋白A/脂联素比值对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2020年3月-2020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且经过了严格筛查后符合研究条件的人数为10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将入组患者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分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A组)、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增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改变对于预测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的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行CAG检查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根据心电图额面QR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HFUS)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患者的关节腔、软骨及骨表面及周围软组织内的结晶强回声和滑膜增生情况进行探查,并应用能量多普勒(color power Doppler Imaging,CPI)和平面波超微细敏感血流显像(Angio plus planwave ultransensitive ima
目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且进展迅速。因此预测SBP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纳入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s,PMN)计数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一种简易有效的评估方式对研究期间住院的慢阻肺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调查住院期间慢阻肺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营养不良对COPD患者机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慢阻肺病人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以便临床医生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一病区住院的慢阻肺患者80例。入院后24小时内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按评估结果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UC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评估UC活动度的新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根据改良Mayo评分将病例组分为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和重度活动期四组,纳入同期6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联合无创运动心输出量测量系统(ICG)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的疗效评价。方法:采集2018-10至2020-02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CPET联合ICG评估患者行PCI前、术后1个月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对CPET以及ICG的指标进行分析与解读,将患者自身分为PCI术前组和PCI术后组,比较两组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与单纯针刺对周围性面瘫(风寒型)的临床疗效差异,探究针刺结合SGB对周围性面瘫(风寒型)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针刺。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探讨更优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病例选取标准共选取70例周围性面瘫(风寒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