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养高氯酸盐还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城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氯酸盐是一种重要的水体污染物,对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严峻的影响,其有效处理是现环保领域所需研究的重点。生物还原法被认为是解决高氯酸盐污染最有前景的方法,但目前高氯酸盐高效生物处理工艺有待深入开展。本课题立足于成熟异养高氯酸盐还原颗粒污泥(DPR-GS)的驯化培养,研究颗粒化过程的污泥特性与快速培养机理,并对反应器进行动力学模拟以及饥饿恢复情况的探究,建立高氯酸盐-UASB处理工艺。为培养DPR-GS在不同的接种污泥或上升流速的运行条件下,建立了三个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来培养DPR-GS,(分别为RAS:接种活性污泥(AS),保持恒定的上升流速;RDGS:接种反硝化颗粒污泥(DGS),保持恒定的上升流速;和RDGS-f:接种DGS,波动的的上升流速。RAS中接种的AS在第117天完全颗粒化,RDGS和RDGS-f中接种的DGS保持颗粒污泥晶核的完整性,最终将颗粒化时间缩短至99天。此外,波动上升流速策略的采用,能减缓上升流速对颗粒污泥培养体系的干扰,以确保接种的DGS向DPR-GS转变。三个反应器体系均能实现对高氯酸盐负荷(PCLR)为7.20 kg/(m3·d)(相当于高氯酸盐浓度为300 mg/L)的完全去除,pH和ORP值分别基本稳定在6.57.5,-420-370 mV。DPR-GS形成过程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表明,多糖(PS)更有利于生物聚集体的形成,而蛋白质(PN)更有利于污泥的颗粒化。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Sulfurospirillum和Acinetobacter是异养高氯酸盐还原菌(DPRB)的优势菌株。随后梯度提升进水基质浓度并对DPR-GS去除高氯酸盐进行动力学模拟。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为0.956,能较好的反映进水高氯酸盐浓度与高氯酸盐降解速率的关系,其中最大高氯酸盐降解速率vmax为1700.76mg/(L·h),饱和常数ks为2740.47 mg/L。Modified Stover-Kincannon动力学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为0.9871,能较好的反映进水高氯酸盐与出水高氯酸盐浓度的关系,其中最大高氯酸盐去除负荷常数Umax为90.01 kg/(m3·d),饱和常数Kb为1.07kg/(m3·d)。最后探究了饥饿对高氯酸盐还原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质的影响。反应器体系经过30天的饥饿期后,恢复饥饿期前的运行条件,经18天反应器就会恢复到饥饿前的稳定水平。三维荧光分析表明饥饿期微生物会促进荧光物质的分泌以保护微生物,饥饿期反应器体系的活性仍能保持,高氯酸盐还原颗粒污泥本身理化性质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在UASB反应器中使用颗粒污泥技术去除高浓度高氯酸盐的有效技术,从而为传统方法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替代方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生物沥浸技术已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中污泥调理,但由于污泥中存在较高浓度的水溶性有机物(DOM),对沥浸中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菌)活
在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过程中,烧嘴是关键的核心部件之一,烧嘴使用寿命是影响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热模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叉指背接触式光伏电池是一种新颖的电池结构,其前表面的无栅线设计可减小光学损失,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常规生产的N型电池由高温硼扩散实现,作为硼扩散的替代品,铝扩散电池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机器人高可靠精密谐波减速器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化(No.2015AA043001)。谐波齿轮传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氮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城镇及农村地下水资源安全。工业企业废水的过度排放,农业产业氮肥的过量使用和动物排泄物的处置不当,使得地表水及地下
在矿井的生产中,瓦斯灾害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掌握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实现对瓦斯涌出量精准预测是对掌握井下瓦斯涌出规律及其瓦斯防治的基础,对矿井瓦斯灾害的治理及其井下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桥梁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中承式拱桥因为其造型和受力的优越性被广泛用于实际工程中,而中承式拱桥在运营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外力作用、环境影响和疲劳效应等发生损伤,而损伤也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当损伤累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桥梁结构构件发生损伤或是桥梁结构整体失稳,造成严重的事故,损坏人民的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本文为了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推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对中
词汇的习得在二语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不但是二语习得重要的输入来源还是附带习得新单词的一种可靠方式(Nagy,1997;Krashen,1989;Horst,Cobb and Meara,1998;Natio
随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发展,结构抗风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高层、近海的低矮房屋,风荷载成为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减小风对建筑物的作用效应具有巨大的意义。本文以低矮平屋顶建筑结构为背景,将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运用于建筑结构抗风,通过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对等离子对建筑物的流动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可以为建筑抗风提供参考。第一,通过风洞测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平屋顶建筑物在湍流度小
随着我国煤层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灾害日趋严重,瓦斯抽采是解决瓦斯问题的根本措施。高瓦斯松软煤层由于煤质松软,其钻孔间距布置及密封一直是煤矿瓦斯治理的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