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和治疗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过敏性鼻炎病例的临床特征和主要过敏原,为今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山西省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临床指导。方法:使用体外实验方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进行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选用EUROLINE Atopy(China)(IgE)检测试剂盒,按使用说明书逐步操作,检测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门诊收集的数据分类整理在Excel表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17)检验,以(49)<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共收集462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显示:杂草和树木花粉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阳性患者最高,占总人数45.21%;尘螨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患者占总人数19.76%;猫、狗皮屑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患者占总人数17.92%;食物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患者占总人数的43.26%;霉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阳性患者最少,占总人数8.31%。单独分析每一年过敏原致敏情况跟三年总体情况保持一致,花粉始终位于第一,食物引起者次之,尘螨引起者位居第三,猫、狗皮屑引起者位居第四,霉菌引起者最少。可见,在吸入性过敏原中:花粉和尘螨仍是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致敏原。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峰值为20-40岁,占45.92%,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山西省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过敏原是杂草和树木花粉。尘螨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占比也较高,在吸入性过敏原中仅次于花粉引起的致敏。猫、狗皮屑引起的过敏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吸入性过敏原在山西省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发病中占主要地位。不同年龄段过敏性鼻炎患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也可能是影响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原因之一。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舌下免疫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线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确定为1990.01—2020.06。结果:通过检索以上数据库,有8篇文献被纳入本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SMD=-0.29,95%CI(-0.37,-0.21),P<0.00001]和降低对症药物使用[SMD=-0.20,95%CI(-0.29,-0.11),P<0.0000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而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OR=1.7,95%CI(0.64,4.53),P=0.29]。结论: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减少对症药物使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于颈动脉已有斑块形成的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斑块增厚不利于全身病情的稳定。口腔卫生不良是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已形成的颈动脉斑块厚度进行分级,配合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内容,探讨此类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习惯)与颈动脉斑块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1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
目的:喉虽然器官体积较小,但主司人体发声、呼吸、吞咽等重要生理功能。喉鳞癌位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以及呼吸道恶性肿瘤第二位,在我国北方地区高发。目前手术仍然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原位复发与易侵袭转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系,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以及临床样本三个水平,揭示hsa-miR-1207-5p表达水平与喉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探讨hsa-miR-1207-5p与其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存在上颌窦内改变进行上颌窦提升(maxillary sinus floor elevation,MSFE)的种植病例进行影像分析,探讨不同上颌窦内改变的影像识别及对MSFE种植并发症和种植疗效的影响。方法:筛选2011-2019年存在上颌窦内改变行MSFE种植病例95例,共141颗种植体的CBCT影像资料
研究背景: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慢性病程及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病原理尚不清楚,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以T细胞为主介导,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通过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已广泛用于细胞治疗,研究发现MSCs可以通过分泌IL-10、PGE2、IDO等抗炎因子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此外,MSCs还可以通
目的:1.采用卵清蛋白(Albumin,OVA)全身致敏和鼻部激发构建变态反应相关分泌性中耳炎的BALB/c小鼠模型;2.观察变态反应对于鼻腔-咽鼓管-中耳黏膜病理改变;3.动态观察变态反应迟发相主要细胞因子白介素5(IL-5)及中耳积液相关水通道蛋白5(AQP5)在中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变应原OVA全身基础致敏联合鼻内激发构建变态反应相关的分泌性中耳炎模型。选择清洁级BALB/c小鼠1
目的:通过对比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人前梯度蛋白2(AGR2)与黏蛋白5AC(MUC5AC)的病理染色情况及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初步讨论AGR2在慢性鼻-鼻窦炎(CRS)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AGR2和MUC5AC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探讨CRS中黏蛋白产生的分子机制,为AGR2可能参与CRS黏液高分泌的调控提供佐证,为黏液高分泌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
目的:1.明确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支持和指导意见。2.评价基于IMB模型的干预措施对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自我效能和用药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1.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以及中国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评估单侧特发性突聋(ISSHL)患者的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及前庭功能情况,探讨前庭功能及听力损失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内组的105名单侧特发性突聋患者,对纯音测听、听力损失分级、视频眼震图检查(VNG)、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视频头脉冲实验(v HIT)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
目的:通过收集鼻内翻乳头状瘤(IP)和鼻息肉(NP)感兴趣区(ROI)内的能谱参数,应用统计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对鼻内翻乳头状瘤和鼻息肉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8例鼻内翻乳头状瘤、26例鼻息肉的鼻窦CT能谱平扫数据,统计分析感兴趣区(ROI)内40-140keV间(每隔10个keV水平下)各单能量水平的平均CT值、能谱曲线斜率(K40-100keV)、有效原子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不同左室几何构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及PAS的改变情况,分析PAS与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方法:经多导睡眠呼吸仪(PSG)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确诊为OSAS的患者13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体表面积,心率、夜间血压,次日晨行血糖、血脂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室几何构型四分类方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