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核受体在小鼠腰段脊髓表达特征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成年发病的以大脑运动皮层、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元受累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流行病学显示,绝经期前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约为3-4:1,绝经后这种差异减小,男女发病率约为1:1。研究发现,雄性SOD1G93A转基因小鼠发病时间早于雌性小鼠,卵巢摘除使小鼠寿命缩短,摘除卵巢后给予雌二醇明显延缓疾病进展。流行病学研究及实验研究均提示雌激素对ALS的发病及进展可能有保护作用。雌激素(Estrogen,E)是一种甾体类固醇性激素。除参与生育、性活动外,近年来发现雌二醇与其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包括核受体ERα及β及膜受体GPR30结合后,调控基因表达、激活APMK、Akt通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作用,从而发挥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AD、PD及卒中等发病过程中雌激素的脑保护机制研究,而对脊髓疾病的保护机制则集中于急性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及体外的单细胞保护的研究,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神经保护机制未见报道。如上所述,雌激素的生物功能主要由与受体结合后完成,以往研究发现ERα及ERβ在脊髓主要在后角I-III层表达,参与痛觉调节,而在脊髓前角的分布未见系统的描述,为了研究雌激素的保护机制需要全面了解其受体的表达特征。基于此,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及激光共聚焦的方法观察,雌激素核受体在SOD1G93A转基因鼠腰段脊髓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在ALS发病过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能的靶点。本研究分为两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ERα在成年雄性小鼠腰段脊髓前角的表达特征目的:观察ERα在成年雄性小鼠腰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表达。方法:1实验动物成年雄性CD1小鼠2免疫组化10%水合氯醛将成年雄性小鼠麻醉后,心脏灌注4%多聚甲醛固定20min,取小鼠脊髓腰段以4%多聚甲醛固定48h,振动切片25μm厚,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ERα在成年雄性小鼠腰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表达特征。3免疫荧光染色将固定好的腰段脊髓震荡切片成25μm厚,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Rα在成年雄性小鼠腰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细胞定位。结果:在成年雄性小鼠腰段脊髓,ERα在前角中有表达,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运动神经元,且胞核高表达,胞浆中量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证实是α-运动神经元。结论:ERα在成年雄性小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高表达,在胞浆中量表达。第二部分ERβ在SOD1G93A转基因鼠腰段脊髓表达特征目的:观察不同病变时期SOD1G93A转基因小鼠ERβ的表达特征。方法:1模型建立及分组饲养繁殖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SOD1G93A转基因鼠,分为症状前期(相当于60天)、症状期(相当于90天)及终末期(相当于120天)3组,同窝别未转基因的为对照组,每组各3只小鼠。2取材实验动物经10%水合氯醛腹腔内麻醉后,4%多聚甲醛经心脏灌注固定20min,留取小鼠脊髓腰膨大,在4%多聚甲醛固定48h。3免疫组化染色固定后的组织块震荡切片25μm厚,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染色,观察ERβ在SOD1G93A转基因小鼠及对照组小鼠各时期腰段脊髓前角的表达特征。计数双侧脊髓前角ERβ免疫阳性α运动神经元的数量。4免疫荧光染色4%多聚甲醛固定的组织块震荡切片25μm厚,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SOD1G93A转基因小鼠腰段脊髓ERβ的细胞定位。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腰段脊髓切片两侧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计数之和,三组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据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1 SOD1G93A转基因鼠的鉴定子代鼠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后、在GBOX-HR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下其琼脂糖凝胶电泳,m SOD1的PCR产物为236bp,若200-300bp之间的有条带,则该小鼠为SOD1G93A转基因鼠,若无此条带,则为非SOD1G93A转基因鼠,即阴性小鼠。2 ERβ免疫组化2.1 ERβ在对照组小鼠脊髓灰、白质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核;灰质表达较白质更明显;脊髓后角I-III层高表达,脊髓前角广泛表达,但表达密度较低。SOD1G93A转基因鼠症状前期腰段脊髓ERβ的表达方式及强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2.2随着病情进展,SOD1G93A转基因鼠脊髓前角ERβ免疫阳性α运动神经元数目逐渐减少,在症状前期、发病早期、终末期分别为24.30±1.25、14.40±1.50、3.1.±2.28,且各病变时期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分别为23.40±3.17、24.00±1.70、22.20±1.32,各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早期、终末期SOD1G93A转基因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免疫荧光染色ERβ在小鼠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及星型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胞核均有表达,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胞浆少量表达。随病程的进展,SOD1G93A转基因鼠脊髓前角ERβ免疫阳性的运动神经元数目逐渐减少,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胞核也有ERβ表达。结论:1 ERβ在小鼠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均有表达,主要为核表达,在运动神经元胞浆有少量表达。2 SOD1G93A转基因鼠随着病程进展,脊髓前角ERβ免疫阳性α运动神经元数目逐渐减少,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也有ERβ的表达。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专职班主任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和培养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班主任是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专职班主任在各个方面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教育好学生,就要求专职班主任时刻注重运用新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本文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在面对高职院校就业难的现实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与英语教学质量,已经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职责。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英语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英语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学生而展开,教学的成功与否
肿瘤的发生是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基因是内因,与人体是否具有肿瘤易感基因有关。携带肿瘤易感基因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而外在环境与易感基因
本文拟以新乡学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为个案,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目前影响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障碍,并给出教学建议.
摘要每个人都想说一口纯正、地道的英语,都想用英语灵活自如地与别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本文“追根溯源”对英语学习过程当中的薄弱环节“会话”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笔者教与学的实践经验浅提四种具体方法以解决“如何提高英语会话能力”。  关键词英语会话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口头交际能力的要求日显
摘要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决定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亟待进行改革,即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我说你听”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多样化教学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语言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模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教学指导思想,是把英语与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职高英语教学应依据职高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設计贴近职高英语课堂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完成各种交流任务进行学习,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职高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口语交际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英语口语障碍的现状分析    1.1 思维障碍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目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因子,能刺激多种类型细胞分化、增殖、再生、运动及形态的发生,被认为是一种强血管生成因子。研究证实,HGF在乳腺癌
本文介绍一种以RS-485通讯接口技术联网的集散式控制系统,实现机动车检测站设备的自动控制和数据传输,与RS-232串行通讯技术相比较,论述了该系统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This paper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