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国务院在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批复中提出,将天津逐步建设成“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还提出要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工作,重点保护好“五大道”等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环境。总体来说,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市内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起步较晚,做好这项工作对落实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意义重大。因此,如何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为天津各个历史街区选择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文章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入手,总体分析研究了博弈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应用,给出了文章的总体构架,并提出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研究历史街区的定义、价值内涵及其对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意义。第三章研究国内外各个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典型案例,证明第二章的研究成果。第四章主要介绍天津十四个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基本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应用前面章节的研究成果,为天津各个历史街区发展模式选择提供决策建议,并为天津各历史街区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研究,本文在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深化了历史街区的定义,不仅从建筑规划、环境遗产等角度进行研究,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使读者更能动态的理解历史街区。二是重新界定历史街区的价值内涵,将内涵归纳为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三是运用价值内涵指导历史街区发展模式选择,指出当历史文化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的历史街区可采取以保护为主的发展模式;反之,则选择以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如果两种价值差距不大,则可以根据街区实际,选择保护与开发相兼的发展模式。通过以上创新,本文希望为天津历史街区的发展提出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