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与结肠癌HT-29细胞耐氨甲蝶呤关系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端粒是人类染色体末端结构,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在肿瘤细胞亲本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中存在明显差异。双微体是肿瘤细胞中染色体外的无着丝粒、双点样的染色体成分,是癌基因和耐药基因的载体,与肿瘤细胞发展和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人结肠癌HT-29细胞及其耐药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端粒酶与MTX耐药的相关性,并对端粒酶活性与耐药细胞中双微体结构形成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应用RNAi技术干扰端粒酶的活性单位-hTERT的表达。MTT法对干扰前后HT-29/MTX10-5 mol/L耐药细胞对MTX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端粒酶抑制剂叠氮胸苷(Azidothymidine,AZT)连续作用下培养耐药细胞四周,每周收取细胞DNA、RNA以及细胞的中期染色体标本。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MTX耐药浓度细胞系的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以及DHFR的基因的扩增和表达情况。吉姆萨染色法核型分析染色体的结构改变:并应用FISH技术检测细胞染色体端粒的状态。结果与HT-29亲本细胞相比,HT-29/MTX10-5 mol/L中hTERT mRNA明显上调(≈7.3倍)。siRNA hTERT干扰端粒酶催化亚基后,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下调约50%;而端粒长度没有明显改变;细胞对Mrx的敏感性上调了约8.08倍;DHFR基因扩增和表达水平没有变化。AZT作用后引起HT-29/MTX10-5 mol/L端粒酶活性的明显下调;DHFR基因扩增和表达呈波动性变化;端粒长度出现明显变化;端粒缺失增加,引起基因组的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的断裂、双着丝粒染色体的增多、细胞融合引起的多倍体及小染色体结构的出现,而且出现的双点样的小染色体结构上存在端粒信号。结论端粒酶通过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参与维持HT-29细胞对MTX的耐受,且这种作用不是通过改变DHFR基因扩增实现的。
其他文献
ZnGa2O4作为是一种自激活新型发光材料,最近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它具有优秀的化学热稳定性和颜色纯度,其本身也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基质,而被广泛应用到真空荧光显示器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以微电子及微机械加工技术为依托,涉及微电子学、机械学、力学、自动控制学、材料科学等多种工程技术和学科。MEMS器件和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CR)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litis,EAE)的有效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佐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是影响中国IT系统构建的主流思想之一,也是云计算、物联网以及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持技术之一。将SOA的三层模型:需求层、服务层、应用层,通过片内只写总
本篇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对藤黄科藤黄属和黄牛木属植物近年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三章分别论述了藤黄科藤黄属两种植物(金丝李Garciniapaucine
目的: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得到人神经外胚层瘤细胞系SK-PN-DW及结肠癌细胞系NCI-H716中双微体上扩增子的来源,探讨这些来源不同的扩增子的重组方式和机制,最终构建双微体理论分子结
镉(Cd)是当前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元素。Cd是生物体的非必需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毒害作用,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探讨植物对Cd的
应用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监控系统是监控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嵌入式Internet技术改变以往的监控系统体系结构,满足了现代监控系统的可扩展性、分布式、实时性等。该项技术的
为了阐明水稻千粒重和每穗粒数等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以及水稻苗期耐冷性状的遗传机理,已经构建了以粳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ssp.japonica cv。Nipponbare)和籼稻93-11(Ory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