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草地生态足迹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足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直观而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其理论新颖,概念清晰,内涵丰富,且计算方法简便易懂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它本身仍存在某些不足,如采用的转换因子缺乏区域差异性。本文以生态足迹理论和草地生态学为基础,以内蒙古正蓝旗典型牧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足迹法、“3S”技术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开展乡(苏木)尺度生态足迹时空变化的定量研究,对通用的产量因子进行调整,以弥补固定转换因子本身的不足,提高了该模型的区域适合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2000~2007年正蓝旗草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赤字,并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对正蓝旗牧区草地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态足迹模型的参数调整根据当地放牧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利用TM遥感数据和野外实测数据,参考生态足迹模型的含义、计算公式,建立拟合精度较高的遥感估产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将固定的产量因子优化为能反映当地实际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参数。经验证,优化后的产量因子与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相吻合。2.正蓝旗牧区草地生态足迹实证分析利用优化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正蓝旗牧区草地生态足迹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全旗草地总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112.77万hm~2减少到2007年的84.85万hm~2,净减少27.92万hm~2,呈减少趋势。各地区总生态足迹具有空间差异性、不平衡性,变化幅度大等特点。草地生态承载力总量由2000年22.70万hm~2增加到2007年的25.57万hm~2,增长幅度达到12.64%,呈上升趋势。各地区总生态承载力具有空间差异性、不平衡性,变化幅度较小等特点。研究时段内,牧区草地生态赤字虽具有减少趋势,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生态赤字。3.正蓝旗牧区草地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原因分析(1)正蓝旗畜牧业生产系统的产业化、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化是该地区牧区草地生态足迹需求减少的主要原因;(2)在短期内,人文因素是草地生态承载力变化的直接影响因子。2000年开始的正蓝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改善研究区日益恶化的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是该地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变化的背景条件。近年来,该地区降水量季节分配率越来越接近于植被生长期的需水规律,并且气温有所升高,这些变化均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即有利于草地生态承载力的提高;(3)该地区人口基数大,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对外贸易水平及城镇化水平较低等是当地依然存在巨大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选用A作氮化铝陶瓷镀铜预处理工艺的粗化剂,研究了粗化剂的浓度,粗化温度、粗化时间对附着力的影响,确定其佳范围,并用扫描电镜直观显示出粗化程度。
随着2006年股权分置的改革,定向增发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定向增发更是在2006年5月8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正式颁布之后,以其发行成本较低、融资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
1978年改革以来,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确立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户
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具有全球性的普遍经济现象。国际合作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行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要充分重视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伴随着农村土地向国家建设用地的转移,土地征用引发了大量问题,集中表现为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合理,这种状况要么诱发土地隐形市场的形成,要么导致农民生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与企业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管理层人员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管理层人员也日益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含油气资源丰富的大型内陆叠合盆地。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近五十年,期间先后在塔北、塔中、巴楚、库车等地的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国内
阅读任务是影响读者加工和理解课文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了解熟练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中的眼动控制理论,对读者如何根据任务调整阅读行为进行研究。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阅读前提问
介绍王霞芳教授应用太子参配伍炒莱菔子,麻黄配伍麻黄根,胡黄连配伍炒五谷虫,珠儿参配伍川石斛,竹叶配伍龙齿等对药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