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h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临床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发病时间在3-4.5h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静脉溶栓时间窗从原<3h延长至3-4.5h其溶栓率的变化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1-2016.1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急诊及神经内科收治,发病时间<4.5h,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共296例,根据是否接受rt-PA溶栓及发病时间窗的不同(即<3h与3-4.5h)分为:<3h溶栓组,3-4.5h溶栓组,<3h非溶栓组,3-4.5h非溶栓组4组。比较3-4.5h溶栓组与<3h溶栓组、3-4.5h非溶栓组治疗前后的有效性(NIHSS评分、脑血流变化、90d mRS评分)及安全性(脑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90d总病死率)指标的变化;并对3-4.5h与<3h不同时间窗的溶栓率进行比较,对3-4.5h时间窗的溶栓率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有效性指标对比:①NIHSS评分:3-4.5h溶栓组溶栓后24h、7d中位 NIHSS评分分别为8.00(5.00-12.00)分、7.00(3.00-10.00)分,与<3h溶栓组对比(P>0.05),较3-4.5h非溶栓组下降(P<0.05);②脑血流对比:3-4.5h溶栓组溶栓开始后1h、7d大脑中动脉Vm分别为(61.26±15.02)cm/s、(75.31±9.85) cm/s,PI分别为(0.86±0.16)、(0.75±0.04),与3-4.5h非溶栓组对比,Vm明显增加,PI明显下降(P<0.05);与<3h溶栓组对比(P>0.05);③90d预后良好(mRS0-2)率:3-4.5h溶栓组、3-4.5h非溶栓组、<3h溶栓组分别为43.75%、25.61%、46.43%,3-4.5h溶栓组预后良好率高于3-4.5h非溶栓组(P<0.0125),与<3h溶栓组对比(P>0.0125)。  (2)安全性指标对比:①脑出血率:3-4.5h溶栓组、3-4.5h非溶栓组、<3h溶栓组总体脑出血率分别为15.62%、12.80%、10.71%(P>0.05),症状性脑出血率分别为:7.81%、7.14%、6.71%(P>0.05);②3组间消化道出血、口腔牙龈出血、肺部感染,继发性癫痫等并发症对比(P>0.05)③90d总病死率:3-4.5h溶栓组、3-4.5h非溶栓组、<3h溶栓组分别为:7.81%、11.60%、7.14%(P>0.05)。(3)3-4.5h时间窗溶栓率28.07%(64/228),低于<3h时间窗溶栓率41.18%(28/68)(P<0.05),其影响因素:①患者/家属拒绝占67.68%,其中担心3-4.5h比<3h时间窗溶栓出血/死亡风险高拒绝溶栓的患者占40.54%、症状过轻/快速恢复27.92%。②发病至入院时间在4-4.5h,无法完成溶栓前相关必要检查,未溶栓占12.20%;③医患沟通至获取知情同意时间过长占10.98%;④医师担心出血/死亡等并发症消极溶栓占7.32%;⑤医院设备故障无法进行头颅CT等检查占1.83%。  【结论】  (1)3-4.5h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仍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2)3-4.5h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不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风险。  (3)延长时间窗后可溶栓患者的总数增多,其中3-4.5h时间窗较<3h时间窗可溶栓例数明显增加,但溶栓率前者低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家属因担心延长时间窗后会致出血/死亡风险增加,不愿承担溶栓风险拒绝溶栓等。
其他文献
目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应用于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PDT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可诱导宿主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PDT与免疫疗法(Immu
目的:通过了解蚌埠市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离职现象,调查临床护士的离职意愿现状,分析护士离职的原因、探讨离职过程。针对这些原因,从自身、医院、政府和社会四个方面积极探讨应
目的:  1.分析189株肺炎链球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2.分析肺炎链球菌的PBPs基因突变情况以及探讨肺炎链球菌β-
目的:通过调查安徽省医学院校在校医学本科生积极心理品质认知状况,描述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认知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培养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认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