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服务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问卷调查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农村青年劳动力有序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另外,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和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使得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较之城市更为严峻。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二元经济”背景下,探讨农村养老服务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建国以来农村养老服务的制度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农村养老服务的私人物品经济属性。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当中的“消费不足”理论作为研究“农村养老服务有效需求”的理论依据,进而界定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首先是从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上划分,笔者把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分为生存型服务需求和发展型服务需求,在充分阐述“二元经济”格局背景下的人力资本、地域、经济等因素以及由此给老人的“身份缺失”带来意识冲击程度的基础上,认识到农村老人在自然耕种的小农经济模式下,由于步入晚年而导致的社会身份缺失而导致的意识冲击并不严重,所以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生存型养老服务需求,进而把生存型养老服务需求划分为货币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  在实证分析部分,笔者基于浙江省农村老人调查问卷的一手数据,针对程度变量的数据属性,进行多项有序probit回归分析,最终的实证结果显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有着显著影响的,有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社会养老偏好等因素,以此提出建立全面有效的农村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普及再教育理念,建立老年人乐学、互学机制,完善农村养老服务配套措施和引入多样化的市场机制以满足有效需求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民众基本生存需求提供了最基础、最可靠的资金支持,是国家维护公平正义的最温和、最平实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国家确立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地位和强制性,通过财政“收支两条线”达到兼顾效率与公平且偏重公平的效果。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逐渐对财政产生了压力,且压力呈不断上升趋势。基金内部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将造成财政结
曹妃甸工业区建设是河北省一号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曹妃甸工业区以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南堡开发区是以盐碱化工为主的沿海化工
伴随着改革开放,园区经济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工业区大多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产业同构、企业间缺少关联性等问题。
本论文致力于研究重尾索赔下的破产问题,总共包括六章内容.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经典风险模型及其改进模型,接着简要的回顾了近期的一些研究文献,最后介绍了破产问题当前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