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湖南、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地区。《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月季花味甘,性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胸胁胀痛。文献研究表明,黄酮类成分为月季花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具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我国的月季花各处均有栽培,资源丰富。文献调研发现,尚未有关于月季花在凝血活性方面的相关报道,因此本课题对月季花化学成分及凝血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月季花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第二章,月季花化学成分和体外凝血活性研究;第三章,紫云英苷促凝血作用机制研究。首先,综述了从2000年以来月季花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月季花的化学成分及凝血活性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测定体外凝血因子,评价月季花70%乙醇提取得到的总浸膏及20%、40%、60%和95%乙醇洗脱部位的凝血活性。结果显示,月季花总浸膏可以极显著地延长APTT,显著地延长PT,降低FIB,表明月季花总浸膏有很好的抗凝血活性,效果与灯盏花素相当;月季花20%、40%、60%和95%的乙醇洗脱部位均可以极显著地缩短PT,表明月季花20%、40%、60%和95%的乙醇洗脱部位有良好的促凝血活性。为了追踪活性成分,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月季花不同部位进行分离与纯化,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及结构解析,共从月季花70%乙醇提取得到的总浸膏中分离并鉴定出15个化合物,分别是:山柰酚(1)、槲皮素(2)、异槲皮苷(3)、紫云英苷(4)、阿福豆苷(5)、槲皮苷(6)、苯乙醇-β-D-葡萄糖苷(7)、广寄生苷(8)、胡桃苷(9)、烟花苷(10)、苯乙基-6’-O-没食子酸基-β-D-葡萄糖苷(11)、银椴苷(12)、没食子酸甲酯(13)、8-甲氧基草质素-3-O-β-D-槐糖苷(14)、没食子酸(15)。其中,化合物8、10、13和14为首次从月季花中分离得到。然后,对月季花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凝血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4(紫云英苷)可以极显著的缩短APTT、TT,极显著地升高FIB,表明紫云英苷有很好的促凝血活性,效果与云南白药相当。化合物12(银椴苷)可以极显著地缩短PT,有良好的促凝血活性。最后,通过大鼠体内试验对筛选出的促凝血活性较好,且含量高的紫云英苷(4)进行促凝血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紫云英苷不同浓度组均可以明显缩短凝血时间;眼眦取血显微镜观察,紫云英苷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地增加血小板数量,起到极促凝血效果(P<0.001);在体内凝血因子筛选方面,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与紫云英苷高剂量组均可以极显著地降低PT和APTT(P<0.001),显著地提高FIB的浓度(P<0.01)来发挥促凝血作用;通过测定大鼠体内的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和比值,推测紫云英苷是通过调节TXA2/PGI2来起到促凝血的作用;通过对大鼠体内e NOS和ET-1含量的测定,推测紫云英苷可能通过调节大鼠体内NO和ET的水平来达到促凝血的目的。此外,紫云英苷还可以升高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以及升高大鼠血浆中ESR和PCV来发挥促凝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