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交融的“出位之思”——论庞德《华夏集》中的音乐美学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u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夏集》是艾兹拉·庞德在厄内斯特·费诺罗萨遗稿的基础上,创造性翻译而成的中国古典诗歌集。通晓音乐和文学的庞德,在这部充满了他的“中国梦”的诗集中,同时倾注了对诗歌音乐性的追求。因此,创作于1912-1915年的该诗集为研究庞德从意象主义到漩涡主义过渡时期的跨媒体的“出位之思”的理论和创作提供了极佳的文本。 庞德关于文学和音乐的理论,是与浪漫主义强调“情感”原则和“诗歌音乐性”的原则相呼应的。在《华夏集》的节奏方面,他追求符合诗歌内在情感的音乐式短语“绝对节奏”;在主题结构方面,他借鉴了交响乐在各乐章的作曲方式,以战争主题为核心,用闺怨主题、追忆主题、送别主题分别形成变奏主题、对立主题、重复主题,丰富了反战主旨的抒情方式;在诗歌境界方面,庞德实现了诗歌音乐性的寂音效果,在无声中升华了情感的抒发方式,与道家思想“无声诗学”产生了契(巧)合。庞德在《华夏集》后的诗歌创作中继续实践他的音乐美学,但将诗歌音乐性的诗歌试验极端化,在客观上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困难。这种“出位之恩”的尝试对现代文学和音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文结合时代语境,在考察庞德创作《华夏集》时的文学、音乐思潮的基础上探究了庞德的音乐美学的理论来源,从《华夏集》的节奏、主题结构、境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他的音乐美学在诗歌音乐性上的体现,考察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与《华夏集》的音乐性的关系,以及对其后期诗歌创作乃至现代文学和音乐的影响。本文力图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更全面地解读《华夏集》,并试图为从浪漫派到现代派,乃至后现代派跨媒体的“出位之思”的研究抛砖引玉。
其他文献
本文從語素的構詞能力、語素意義、語素在複合詞中的位置分佈以及所構詞語的結構類型四個方面,從微觀的角度對魏晉南北朝墓誌中的語素進行了封閉性的計量研究,選取了其中最強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结晶。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使之更加符合新课改理念,已经成为广大化学教师关注和探讨的热点。
1993年6月,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关沮乡发掘了周家台30号秦墓。出土竹简381枚、木牍1方,内容分为《历谱》、《日书》和《病方及其它》。以原简牍图版为依据,对照原整理者给出的
交流异步伺服控制器,能对异步电机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时变参数系统有效控制,使有近120年历史的异步电机焕发新机.众所周知,三相/单相异步电机免维护、价格低、制造工
对于一个实时系统,无论是市场购置的,还是自行设计的,在实际应用中,都必须虑及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实时系统对外界输入激励源的响应以及所形成的输出信号如附图所示。在此必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出现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而微课,在此时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并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以
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夫娜·乌利茨卡娅(1943—)是当代俄罗斯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92年,她以中篇小说《索尼奇卡》一举成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当代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上的知
期刊
用硝酸对低阶煤在常压、加压条件下进行处理,可获取高收率的煤基水溶酸(40~50%);氧化残渣中加入助剂在中性条件下进行二次降解,进一步提高水溶酸的收率.考察了对水溶酸在组成
网格作为纽约这座城市的关键坐标系统,在纽约的城市文学书写中很少得到恰如其分的探讨。纽约作为E.L.多克托罗生于斯长于斯最后魂归于斯的地方,是多克托罗主要的文学命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