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云南民族村新建民族村寨”工程为例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fangzh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定义的民族主题公园,是现代主题公园形式与现代民族文化旅游形式共同发展的交汇产物;是一种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现代公园形式;以同时满足旅游者游乐和开发商商业目的,把某一时期或某一民族或某一区域的民族文化,依照一定的方式加以提炼、整合,并予以反映的主题景观园林形式。 当前,中国的景观研究与教育尚处于有待蓬勃发展的形成初期,从不同角度切入的景观设计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本文以“云南民族村新建民族村寨”工程课题为例,在前期的相关民族原生景观环境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民族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所涉及的景观设计途径、景观总体规划、景观空间营造手法、景观建筑与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总结。尝试在民族文化旅游业飞速发展,而民族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的现实情况下,探讨一种结合旅游市场运作而实现民族文化资本化的民族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本文主要分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提出了本文所定义的民族主题公园及其景观的概念和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民族文化的当代资本化与民族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联系,以及介绍了本论文工程背景与相关民族的文化及原生环境背景;第三章分析了民族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特征;第四章论述了本课题工程“云南民族村新建民族村寨”的总体规划与布局原则;第五章论述了“云南民族村新建民族村寨”的景观建筑与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本文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车站地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以人为本”前提下,以创造人车和谐共存、适宜市民步行活动的车站地区公共空间环境为目标,探讨改善此类地区空间环境的规
一个建筑诞生在一个特定的场所,就应该反映外部环境赋予的特质,准确描述和完整把握具体场所精神,这样对于理解和创造建筑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应考虑基地环境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与农业用地的关系是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针对乡村规划,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的研究中,对“人-地关系”特征的相关成果却非常缺乏,简单化的居民
历史研究和建筑实践的关系在建筑学领域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在1953-1965年间的政治意识形态背景下,针对这一议题中国建筑研究室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虚拟与现实在城市中的融合与碰撞是这个时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时代为人们开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世界。在这
商住结合建筑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以不可阻挡的势态在国内的大部分地区迅速生长和蔓延。它将住宅与商业建筑结合起来,复合为一个整体,有效地节约了城市土地资源、提高
21世纪,以中国城镇化为标志,世界真正进入“城市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源于自身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自然生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大城市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用地规模都在不断地增长,各地都以建设城市新区和新城以适应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新时期,我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使许多高校通过合并,组建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大学。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大学凭借合并优势,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