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中国城镇化为标志,世界真正进入“城市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源于自身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产生活,特别是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冲击,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市作为人类高能耗、高强度和高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密集地,不仅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源头,还是对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敏感的脆弱区域,更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首要着力点和实施平台。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有效引导、管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可显著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并增强其气候灾害适应性;但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响应不足,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基于此,本文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取向之中,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框架和实施路径为研究对象,旨在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前期阶段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辅助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政策措施,同时为规划编制中期方案拟定和后期实施效果评估提供科学的量化参照依据。 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进展,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方法,提出可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在前期阶段借鉴的工作经验。其次,全面解析中国城市总体规划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不足,提出城市总体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探索和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框架——“3个阶段、5个环节”,并解析其具体实施路径。再者,基于可操作性考虑,将5个环节的内容按照基础信息储备、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极端气候分类整合成3个完整的章节加以系统研究,涉及技术路线、目标制定、技术方法应用和实施效果评估与解析等具体内容,以更好地指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展开。最后,基于减缓气候变化视角,对青岛城阳区开展实证研究,通过解析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并预测其未来排放潜势,制定全区和产业、交通与建筑等关键部门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目标,并辅以对应的城市总体规划策略。 本文希望通过系统整合、集成国内外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探索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框架,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在前期阶段提供方法指导,增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