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目前,在上海市校外教育中仍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知识衔接断层、“无基础”学生被拒之门外、无法满足党的教育方针和青少年学习需求等现象。因而,校外教育课程应在秉承国际、国内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系化,教育内容合理统筹有机联合,开发上海市校外教育课程指南势在必行。首先,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校外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现状,进而比较研究国内外校外教育课程的异同和差距,从而提出开发课程指南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其次,通过对上海市17区县2010-2014年间校外教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上海市校外教育课程的地域分布、学段分布、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开展时间、参与人数等多个维度的特点,尤其对生物学进行了单独的分析,从而初步了解上海市校外教育生物学课程的特点。然后,根据国内有关校外教育发展的文件要求,以生物学课程为例,初步开发上海市校外教育生物学课程指南。最后,对上海市校外教育专家进行访谈,从上海市校外教育课程指南的定位、校外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目标的设置、是否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否体现上海特色这些方面对上海市校外教育课程指南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虽然各学校、单位对校外教育生物学课程越来越重视,但是上海市校外教育生物学课程仍然存在学科、学段分布不均衡、城郊发展差异大等现象。在课程目标方面,生物学课程目标的设置偏重于趣味性和技能性,轻视了知识性目标的实现;在课程组织方面,生物学普及型课程数量远多于提高型和资优型课程、课程缺乏连续性;课程评价方面,对生物学课程评价的认识普遍不足。因此,上海市校外教育课程仍需要在科学性和规范性上不断改进,上海市校外教育课程指南的研究和完善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