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H-SiC的CVD同质外延生长和表征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C market is now a real industy, not a niche anymore…”——Yole Développement,2011  2011年,全球碳化硅(SiC)产业的整合和重组拉开序幕:  SKC收购Crysband;  Infineon全资收购SiCed  罗姆收购德国SiC衬底公司SiCrystal;  Fairchild Semcondutor收购瑞典功率晶体管公司TranSiC;  Nippoon和Cree签署互换专利协议以致力于SiC全球市场的建立;  Power Intergration对SemiSouth投资3千万美元用于SiC功率器件的开发;……  2011年,Cree和罗姆两大半导体厂商相继量产SiC MOSFET,这一举措必然会极大促进SiC晶体管的普及、推动整个SiC功率器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如今的SiC器件(以SBD为代表的二极管和MOSFET为代表的晶体管)正逐渐应用到以变频空调、汽车发动机、PV逆变器等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之中。  碳化硅(SiC)具有宽带隙、高击穿场强、高电子饱和漂移速率、高热导率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和电学性质,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材料生长容易引入多型污染(polytype inclusion)、堆垛层错(stacking faults)和其它位错缺陷,SiC的应用长期以来受到严重的制约。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对SiC外延薄膜的厚度、掺杂、晶体质量和生长速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本论文研究了8°偏角的衬底上4H-SiC薄膜的CVD同质外延生长及外延薄膜的表面形貌、掺杂、载流子寿命、晶体质量和相关缺陷等。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  1、在8°偏角衬底上同质外延生长了高质量4H-SiC薄膜  利用CVD法在8°偏角衬底上,通过原位刻蚀、缓冲层生长等工艺步骤,同质外延了4H-SiC薄膜。观测到4H-SiC薄膜表面形貌随生长温度、C/Si比和生长速率的变化特征: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表面粗糙度有明显的下降;而随着C/Si比下降和生长速率的提高,表面粗糙度略微上升。在1520~1610℃温区内所获得样品的表面粗糙度都能被控制在1nm以下;所有外延薄膜的低温光致发光特性良好,除了N束缚激子发光外,既没有观察到其它杂质发光,也没有观察到施主受主对的发光,这表明所得到的同质外延材料是高质量的4H-SiC薄膜。  2、观察到生长温度及有关缺陷对4H-SiC外延薄膜中载流子寿命的影响特征  4H-SiC外延薄膜的生长温度从1490℃升高到1610℃时,样品的平均载流子寿命从350ns降低到167ns,而深能级缺陷Z1/2浓度与载流子寿命反相关,这表明Z1/2缺陷是一种载流子寿命“杀手”,其决定了4H-SiC外延薄膜中的平均载流子寿命。样品表面胡萝卜缺陷出现的区域,载流子寿命极低,这说明胡萝卜缺陷显著地减少了4H-SiC中的局域载流子寿命。
其他文献
植物将太阳光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能量,成为了所有物种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植物常常暴露于各种病原菌的威胁下,应对这些病原菌的免疫反应通常以生长的妥协为代价。
学位
学位
学位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十分突出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之一。从长远来看,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的
石墨烯作为第一个被制备出的二维材料,具有众多出众的性质。石墨烯具有取代众多领域主流材料的潜力,甚至创开辟新的应用方向,在诸多应用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替代硅材料延续摩尔定
Bi2Sr2CaCu2O8+x(BSCCO)是一种天然的超导层-绝缘层-超导层相间的层状结构高温超导材料,其中,两层超导层CuO被绝缘层BiO、SrO隔开。根据交流约瑟夫森效应,BSCCO本征约瑟夫森结可
学位
利用切割法和光刻法成功制备了一些位于硅片基底边缘并且部分突出的微环芯型的氧化硅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Q106以上)。从中挑选出几组谐振波长相近、偏振合适并且空间上可以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