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IPO收益率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IPO)异常收益率现象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该现象主要包括初始抑价和长期弱势。西方学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主体的行为分析,对制度因素却考虑很少。然而笔者同其它国内学者一样,认为制度变迁是分析我国IPO异常收益率现象的基本前提,在不同发行制度背景下,市场主体必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本文在汲取西方学者运用信息效率和行为金融理论分析IPO异常收益率现象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近十年来我国IPO异常收益率的表现、特征、成因及内在联系,并就如何降低IPO异常收益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七章为结论,第二章阐述了IPO长、短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异常收益率——初始抑价和长期弱势的界定,从信息效率和行为金融两个角度系统归纳了国外有关IPO异常收益率的各种假说,包括解释初始抑价的逆向选择假说、信号传递假说、投资银行买方独家垄断假说、投机一泡沫假说及解释长期弱势的意见分歧说、主持人假说、机会窗口假说、历史会计信息过度包装假说、盈利预测的“过度乐观”假说及信号假说等。第三、四章研究IPO初始抑价。第三章分析了影响IPO抑价的系统及非系统因素:系统因素包括发行定价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及发行审核制度;非系统因素包括发行人、投资者及主承销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并结合这些因素对比了中外IPO抑价及我国不同发行制度下IPO抑价差异的成因。第四章先对西方IPO抑价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归纳了影响我国IPO抑价的非系统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逆向选择假说、投机-泡沫假说及市场气氛假说在我国的较好的解释力,信号假说及主承销商声誉假说的解释力较弱。然后结合我国发行制度变迁,找出了影响我国IPO初始抑价的主要因素,即我国IPO抑价主要由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投机行为引起,股票发行制度的变革提高了各类因素对抑价水平的解释力,但并没有显著降低抑价水平。第五章分析我国IPO长期收益率,首先通过统计描述证明了我国IPO个股长期走势弱于大盘,即存在新股长期弱势现象,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新股长期弱势的成因,指出新股的长期弱势与其发行时价值的不确定、投资者对新股的过度乐观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关。最后进行了扩展性分析,证明尽管新股在上市后长期内的股价和上市首日收盘价的偏离程度越来越大,但始终在发行价之上,进一步说明我国新股的初始定价较不准确,
其他文献
本课题的基本思路是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基金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本文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娱乐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新闻娱乐化的出现和盛行有其必然性,其利弊共存的复杂性在我国尤其突出。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急需理论的回应,因此本文以此为选题
台湾之于大陆犹如枝叶之于根系,不但生死互赖不可分离,且本枝一体,荣辱与共。对同宗、同脉的台湾德育的研究,有助于两岸学校德育相互借鉴与实效的提高。台湾学校重视德育方法
科技创新是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体现了马克思劳动生产力学说的基本观点,对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如何使得区域科技创新对西安经济起到应有的
针对核电站DCS系统调试方法,对DCS调试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影响DCS系统调试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旨在通过控制策略的构建,提高核电站DCS系统调试的稳定性,为核电站系统调
本文以甜高粱秸秆汁为原料,通过单菌及混合菌种发酵实验确定了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利用微生物混合发酵确定了发酵菌种的接种比例、接种量、最佳氮源及其添加量;用L9(3)3正交设
在清代书法史上,作为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包世臣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学术界对他的书学思想和书法成就已有定论。本文在综合晚清、民国和当代学者的论述后,对包世臣及其书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硼酸盐类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发光材料基质,目前,国内外关于硼酸盐类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深入开展硼酸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用地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人地矛盾将会越来越尖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增地减的趋势难以逆转,人地失衡的问题在一些地
大豆油脚是大豆生产豆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大豆磷脂、中性油和水分。长期以来,大豆油脚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甚至当作废物丢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