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加薪价值观对周边绩效的影响机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akuma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致使企业间竞争越发激烈。企业绩效的稳步提升不能单纯只依赖于员工完成职责内的工作任务,职责外的工作付出、帮助同事、支持和维护组织目标等已被证实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由于价值观时代的员工越发注重个人价值实现,而加薪的内在属性彰显着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认可与价值尊重。因此,企业有必要通过加薪来满足和强化员工自我价值实现,使员工产生企业“主人翁”意识,并与企业建立共同愿景、共同使命,形成命运共同体,进而主动为企业奉献额外价值。因此,研究员工加薪价值观对周边绩效的影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也能为企业未来培育和激励员工提供一些理论建议。已有研究证实工作价值观、职业价值观、领导价值观等个体价值观对员工周边绩效有正向影响,但这些研究大多基于个人与组织匹配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视角来分析价值观对员工周边绩效的影响,并未从自我认知视角深层次探讨价值观对周边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并且,员工加薪价值观作为个体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有学者研究员工加薪价值观对周边绩效的预测作用。因此,本文基于自我认知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探讨员工加薪价值观对周边绩效的影响机制,将员工加薪价值观作为前因变量,内部人身份认知作为中介变量,政治技能作为调节变量,周边绩效作为结果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深入探究了员工加薪价值观对周边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了来自于深圳、杭州、上海、北京、西安、兰州等6个城市的17家企业中的400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并获得了277份有效问卷。最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加薪价值观正向影响周边绩效;内部人身份认知部分中介了员工加薪价值观对周边绩效的正向影响;政治技能对内部人身份认知在员工加薪价值观与周边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起着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构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深层次诠释了员工加薪价值观对周边绩效的作用机理,当组织通过加薪使员工感知到组织在加薪公平性、个人能力认可、工作表现、价值尊重等方面与其自我标准相一致,员工会产生强烈的组织认同感,并会以“内部人”身份界定自己,表现出工作职责以外的行为,提升周边绩效,进而有效促进工作绩效。同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个人的政治技能作为一种在组织内部获取个人发展与组织和谐的重要人际交往能力,在内部人身份认知正向促进周边绩效的关系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即当员工政治技能较高时,员工通过组织加薪与自身价值对等所感知到的高水平的加薪价值观产生的高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周边绩效的正向影响会更加强烈。因此,组织有必要通过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有效提升员工的政治技能水平,加强员工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
其他文献
<正>"勾乙"救场二三"勾乙",在书写"救场"中比较常用。行文贸贸下笔,容易书写颠倒,古称"互倒";如果字数少的,再勾乙回来,救治并不困难。晋干宝《搜神记》叙南斗增寿事,说有人"
期刊
为了改善我国传媒产业结构以及适应国际传媒产业的制度演变,提升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传媒企业纷纷借鉴国外经验,采取控股以及参股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公司治理结构是现
<正>补救书写脱漏书写作品,纤毫无憾,一字不误,实在太难。比较容易救治的误字,例如局部或偏旁缺失,可以随即补笔救治,但历史沧桑,也遗留很多墨迹碑刻面对类似缺失的问题,可补
青海省同仁县是多民族共居、多元宗教共生之地.受现代化影响,该地教派、寺坊、宗教活动、管理模式等产生了一定变化,当地伊斯兰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多元文化环境中,
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实现利润最大化,进而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的同质化趋
课题应锡铁山铅锌矿采矿生产之所需,目的是要确定适合高应力矿山具体情况的、合理的采矿工艺和回采爆破技术,为高应力矿山在具体实施地下开采中对安全高效的开采技术的选择提供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对自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去大
<正>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总面积约145万公顷。近年来,为打造京津冀沙源治理生态保护圈,国家财政积极支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植树
期刊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
近年来,定边县抓住马铃薯产业不放松,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带动全县近28万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最具优势潜力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