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建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留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抗菌药物被人体摄入后,可能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选择出耐药的肠道菌群或使肠道细菌耐药性增强,破坏肠道菌群的屏障作用,改变肠道菌群代谢活性等,从而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在国际上,抗菌药残留对人体肠道菌群影响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日渐成为热点。但国内由于缺乏被国际组织普遍认可的评价模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本研究利用细菌连续培养的恒化器原理,通过对稀释率和转入连续培养时间两方面条件的摸索和优化,建立了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该模拟系统是国际组织推荐的两大类模型之一,其建立将会促进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对保障人类食品和医学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用拟杆菌—胆汁—七叶苷琼脂培养基、BBL琼脂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和肠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分离计数人粪便中四种优势代表菌(脆弱拟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建立粪便中三种主要短链脂肪酸(SCFA,即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测定的气相色谱方法。将50mL(20%)的新鲜粪便悬液接种于发酵罐中,厌氧条件下分批培养,定时取样,采用平板稀释计数法记录培养液中四种优势代表菌的数目,绘制其分批培养的菌体生长曲线,计算对数生长期。在此基础上,以培养液中四种优势代表菌数目和三种主要的短链脂肪酸浓度为监测指标,优化连续培养工艺,包括稀释率(0.05h-1、0.07h-1和0.09h-1)和转入连续培养的时间(第5h、第7h和第9h),建立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进行为期30 d的试验,进一步评价所建立的模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批培养显示,四种优势菌的对数生长期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第3-8h。在0.07h-1的条件下,系统在连续培养的前14d达到了稳态,因此0.07h-1为相对较合适的稀释率。第7h转入连续培养时,系统较其他两个条件更早达到了稳态,且稳态时系统中的菌群数量和SCFA浓度也最高,因此第7h为相对较合适的转入连续培养的时间。30d试验显示,在第9-30d的系统中,四种代表菌的数量和三种SCFA的浓度变化差异均不显著,系统培养条件(如温度、搅拌速度、pH值等)的稳定性也较好。模拟系统在达到稳态后,其培养体系中的四种优势菌数量和三种SCFA浓度与接种前的粪便相比略有下降,但均在报道的健康人正常的生理参数范围内。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通过对稀释率和转入连续培养时间等条件的摸索和优化,成功建立了人肠道微生态恒化器模拟系统,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模拟健康人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本研究首次从菌群数量和代谢物浓度两个角度较全面地对恒化器模拟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本研究还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建立同类模拟系统时存在的搅拌不均匀、液位不稳定、操作复杂而导致模拟系统相对不够稳定等问题。该恒化器模拟系统的建立可以为抗菌药残留对人肠道菌群影响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构建平台,也可为新药、功能食品等的安全评价研究及药物代谢研究提供更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对保障人类食品和医学安全、促进相关学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PPV VP2为基础,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研究了Cys在VLPs高级结构和免疫原性中的作用,旨在寻找利于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点,为以PPV VLPs为基础的多价疫苗和抗原转运系统的研
摘要: 本文以组成数学知识的三个知识系统之间的关系为思想基础,遵循人们的思维规律,提出了研究性数学学习模式是科学的学习模式,给出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四个步骤。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    数学知识是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科学领域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发展数学的必要知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才能使学习者既获得数学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发表了自己的教学体会:情境确立学习目标;探索激发学习欲望;交流提高数学成绩;反思深化知识结构,等等。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
“有效教学”实际上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的支配下,针对教学中的低效、无效、负效现象,依据教育研究的成果所描述出来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形态。说到底,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框架内,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和策略,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那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如何追求效益最大化呢?根据对新课标的研究和把握,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要实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在课堂阅读教学实际操作中做到
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而且能起到承前启后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情感、启迪智慧、诱发思维呢?  教师要紧紧抓住新课引入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教师从实际出发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思索;可以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整个社会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本文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思想认识、内涵理解、内容设计、长效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师必须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教育。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正是创新的前提。基于此,我认为当前课堂应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自主、创新学习概念的理解
本文以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的第一课时的两节教学观摩课为例,从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教学媒体的使用、例题习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在解决有关不等式问题时,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对所给问题的数式结构特征分析,联想几何图形,巧妙地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从而找到简捷的解题方法。笔者列举几例以供商
数学家波利亚说:“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类似之处,相互的联系和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类似的属性。类比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和推理方法,是发明创造和发现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凸显其意义的今天,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