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冲击去磁特性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sh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铁磁性材料受到冲击波的压缩后,磁化强度会迅速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冲击去磁效应。冲击去磁效应主要应用于爆炸冲击去磁脉冲功率发生器的研究与设计。目前,人们对冲击去磁机理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开展铁磁性材料的冲击去磁机理研究,建立冲击去磁和放电过程的理论计算方法,对爆炸冲击去磁脉冲功率发生器的理论设计和性能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轻气炮驱动飞片对钕铁硼磁体进行了冲击加载实验,采用锰铜压阻传感器测量了磁体内部不同位置的压力–时间曲线,得到了钕铁硼在3.3–7.2GPa压力范围内的Hugoniot关系和Grüneisen状态方程,建立了钕铁硼冲击加载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钕铁硼冲击加载下动态力学响应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冲击后的钕铁硼进行微观结构观测,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受冲击前后钕铁硼的磁滞回线。研究表明,冲击后磁体发生沿晶断裂,但晶界相的微观结构并未发生变化;沿晶断裂弱化了相邻主相间的交换耦合的作用,晶界相的滑移和断裂改变了主相和晶界相的取向关系;冲击后磁体的晶界相中存在大量的含微裂纹和孔洞的缺陷区,这些缺陷区周围形成低各向异性区,使成核场减弱。基于分子场理论,引入压力等效场,改进了双亚点阵理论模型,分析了钕铁硼主相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磁性转变机制。计算了压力对钕铁硼化合物磁致伸缩系数、磁化率、磁化强度以及居里温度的影响,给出了钕铁硼化合物发生铁磁–顺磁相变的压力和温度判据。计算表明磁体的居里温度向低温区转移,从而使铁磁–顺磁相变更容易发生。压力诱导居里温度下降是冲击去磁效应的主要原因。改进了三维伊辛模型,对压力诱导钕铁硼的磁相变过程进行了较完整的描述。在钕铁硼晶格的哈密顿量中引入外压力场和外磁场,采用蒙特卡罗计算方法,计算了压力场和磁场作用下磁化强度、磁化率及比热容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压力使Nd2Fe14B的居里温度逐渐向低温区转移,从而使铁磁–顺磁相变更容易发生。而磁场使Nd2Fe14B的居里温度移向高温区,从而阻碍了铁磁-顺磁相变的发生。基于磁体磁化电流假设,提出了根据冲击波作用下圆薄片电流磁感线的动态分布,计算磁体磁感应强度的方法。建立了冲击去磁过程中磁电动态转换理论计算模型,解决了冲击去磁脉冲功率发生器感生电动势动态变化的理论计算难题。计算结果表明,感生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冲击波速度、磁化电流(或磁化强度)、磁体的半径、线圈匝数等参数。而磁体的长度会影响输出电压或电流的脉宽。采用炸药平面波冲击加载钕铁硼永磁体的方法,进行了爆炸冲击去磁脉冲放电实验,测量了输出电压及电流曲线。结果显示磁体的矫顽力越低,抗退磁能力越弱,则发生器的输出功率越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功能缺陷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并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数次影响深远的企业破产案例,如1995年巴林银行(Barings Bank)的破产事件,使人们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破产通常不再只是单个风险事件作用的结果,而
房地产交易是关乎民生的意义重大的经济活动之一,还会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金融和财税政策等的多重调控和影响。近年来在审判实践中发现了不少虚假房屋买卖行为,普遍存在于二手
在信息化时代全面到来的今天,作为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必须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而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信息化水平
2013年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随着WIFI、3G、4G、GPS、GIS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余额宝
将活性炭以一定的方法固定在硅藻土基多孔陶瓷上制得活性炭功能陶瓷,该功能陶瓷具备大多数多孔陶瓷所具有的性能优点,还具有活性炭的高比表面、高吸附特性,同时克服了活性炭回收
企业的财务战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风险因素又深刻的影响着财务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所有的企业都应该认识到规避风险远重要于获得利润。尤其是财务战略风
随着国内外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轴承服役工况日趋复杂化,轴承材料各方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节约资源及轴承接触面特性考虑,轴承钢的表面硬化处理是高性能轴承钢发展的重要的方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土资源,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疏导城市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景观,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不可
作为一种可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地质聚合物是当前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在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