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亚胺叶立德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螺杂环化合物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l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关于甲亚胺叶立德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新螺杂环化合物的研究。甲亚胺叶立德与环外带双键的亲偶极体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为螺羟吲哚结构单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合成方法。以合成的亲偶极体与由靛红与肌氨酸或者苊醌与肌氨酸原位反应生成的甲亚胺叶立德偶极体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6个系列共49种新型双螺杂环化合物,可分两部分进行阐述:1.靛红与肌氨酸脱羧原位生成的甲亚胺叶立德分别与7-芳亚甲基-3-芳基-3,4-二氢噻唑[3,2-a]并[1,3,5]三嗪-6(7H)-酮、4-芳基-六氢-吡喃并[2,3-d]嘧啶-2-硫酮与丁炔二酸二甲酯(DMAD)的混合物和2-芳亚甲基-2,3-二氢-1H-吡呤环-1-酮等亲偶极体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以较高的产率制得了新螺[羟吲哚-吡咯烷]-噻唑[3,2-a]并[1,3,5]三嗪、1’-甲基-2,3’’-二氧代-5’’-芳基-1,2,5a’’,7’’,8’’,9a’’-六氢-5’’H,6’’H-二螺[吲哚-3,2’-吡咯烷-3’,2’’-吡喃[2,3-d][1,3]噻唑并[3,2-a]嘧啶]-4’-羧酸甲酯和1’-甲基-4’-(芳基)-1’’H-二螺[吲哚-3,2’-吡咯烷-3’,2’’-吡呤环]-1’’,2(1H)-二酮。2.通过苊醌与肌氨酸脱羧原位反应生成的甲亚胺叶立德分别与7-芳亚甲基-3-芳基-3,4-二氢-2H-噻唑并[3,2-a][1,3,5]三嗪-6(7H)-酮、2-芳亚甲基-5-苯基5a,7,8,9a-四氢-5H、6H-吡喃[2,3-d][1,3]噻唑[3,2-a]嘧啶-3(2H)-酮(由4-苯基-八氢-吡喃并[2,3-d]嘧啶-2-硫酮,氯代乙酸酯和适当的芳香醛反应制得)和7-芳亚甲基-6,7-二氢中氮茚-8(5H)-酮等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以较高的产率获得了[苊烯-1,2’-吡咯烷]-3’,7’’-[1,3]噻唑[3,2-a][1,3,5]三嗪、4’-芳基-1’-甲基-5’’-苯基-5a’’,7’’,8’’,9a’’-四氢-2H,5’’H,6’’H-双螺环[苊烯-1,2’-吡咯烷-3’,2’’-吡喃[2,3-d][1,3]噻唑[3,2-a]嘧啶]-2,3’’-二酮和4’-芳基-1’-甲基-5’’,6’’-二氢-2H,8’’H-双螺[苊烯-1,2’-吡咯烷-3’,7’’-中氮茚]-2,8’’-二酮。对得到的新螺杂环化合物进行了红外、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定和表征,对合成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空间构型,实验结果表明这类1,3-偶极环加成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
其他文献
当前内部审计转型在工作模式、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资源利用等方面还有亟待提升的空间。笔者从实践出发,认为应当在充分认识并把握当前内部审计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机制和理
报纸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情况及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手术患者180例,患者均处于麻醉复苏期,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目的:调查广州市人群对取消强制婚检的态度以及取消婚检前、后的婚检行为,探讨影响婚检行为的因素,指导以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通过自我管理式问卷进行调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快递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突出。快递行业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中国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陶瓷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高端发展明显加快,智能制造催生了智慧瓷厂的诞生。基于此提出了智慧瓷厂的
综述了氮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系统介绍了无机固相反应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有机先驱体法制备氮氧化硅的工艺条件 ,阐述了终产品与原料和工艺条件的关系 ,并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
监狱企业改革已在全国推广实行,新的监狱企业模式已经建立。但是具体到每个监狱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却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致使一些监狱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处于困境之中。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
二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在微分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有很多应用类型的问题都归结为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而常系数微分方程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输卵管近端梗阻不孕症患者53例,应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