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Ang-1及Ⅷ因子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法舒地尔对其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病理机制以及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6只,随机分为以下各组:正常对照组(NG)、假手术组(SG)、脑缺血再灌模型组(MG)、生理盐水治疗组(PG)和法舒地尔治疗组(FG)。正常对照组6只大鼠,其他各组每组随机分为缺血2h再灌注3h、6h、12h、24h、48h、72h 6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各个时间点5只大鼠。法舒地尔治疗剂量按15mg/kg,在再灌注同时予以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组则于再灌注同时予以与法舒地尔等量的生理盐水,经腹腔注射给药。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Ang-1及Ⅷ因子蛋白表达的水平动态的变化及予以法舒地尔干预后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及法舒地尔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但法舒地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能迅速改善,神经生物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免疫组化检测正常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几乎未检测到VEGF蛋白表达,假手术组可检测到少量表达,脑缺血再灌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皆有表达,24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均可见Ang-1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可见少量弱阳性的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中各时间点皆有表达,再灌后3h开始表达增加,且上调的趋势延伸到缺血再灌后72h,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均可见Ⅷ因子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主要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中再灌后3hⅧ因子表达下降,24h表达最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5.免疫组化检测法舒地尔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VEGF、Ang-1及Ⅷ因子蛋白的表达变化趋势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但阳性率高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相同时间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影区血管再生标记物分子VEGF、Ang-1及Ⅷ因子的表达变化,提示血管再生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组织修复机制之一。2.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脑缺血后VEGF、Ang-1等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