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作用的离子溅射和电子发射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广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介绍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ECR离子源上建成的高电荷态离子表面物理实验平台,对在实验平台上完成的高电荷态离子在固体表面引起的离子溅射和电子发射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   本研究用初动能Ek=216~720keV的高电荷态Pb3b+离子和初动能为Ek=144~288keY的Arq*(q-11~16)离子以不同入射角度(ψ=15°~80°)作用于Nb、Si和SiO2表面,通过研究离子溅射产额与入射离子初动能、势能(电荷态)和入射角度的天系,得到了以下结论:离子溅射产额与炮弹离子的势能沉积和动能作用有关:对Ar离子,电荷态从11增加到16时,离子溅射产额是随之增长的。而对Ph3b+离子,表面离子溅射产额随入射离子初动能的变化天系跟核阻止能损随入射离子初动能的变化关系是一致的,离子溅射产额与核阻止能损是线性相关的。认为高电荷态引发的表面离子溅射过程是势能沉积作用与线性级联碰撞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测量了Heq+(q=1,2,Ek=12keV~48keV),Neq+(q=2~8,Ek=18~192keV),Arq+(q=3~12,Ek=72keV)离子垂直作用于Si,W, Au表面产生的电子发射产额。得到了纯粹势能电子发射产额与入射离子势能的定量关系,势能电子产额随入射离子势能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势能每增加leV,单离子电子发射产额增加0.0088(以初动能为,42keV的Neq+入射剑W表面为例)。势能电子发射增量跟靶的性质有关,W表面对势能变化的响应最剧烈,其次是表面。通过引入纯粹动能电子产额与电子能损的比值B分析和研究了动能电子发射,随着入射离子原子序数和初动能的增加,B因子有缓慢降低的趋势,B因子与靶材料密切相关,Au靶的B因子明显大于Si靶和W靶,B因子与入射离子的势能(电荷态)无关。
其他文献
磁制冷是以磁性材料为工质的一种独特的制冷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制冷材料的磁卡效应达到制冷的目的。与传统制冷相比,磁制冷效率高,能耗小,可靠性高,无环境污染,因而被誉为绿色
条纹相的发现是高温超导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近年来从中子衍射实验已经观察到很多高温超导体中存在条纹相的证据,理论上从高温超导的赫伯德模型和t-J模型都可以计算得到有关
射线追踪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波场近似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地震勘探、海洋水声定位、大气追踪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追踪射线的传播路径并计算射线的走时,可以研究射线
本研究应用Visual Fortran编写了ECPSSR理论计算程序,修正了ISICS[1]程序中的错误,本程序可以对各种入射离子与靶原子的组合进行计算,给出K,L,M的壳层及次壳层电离截面以及相应的x
近几年来,稀磁半导体由于其在自旋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很大的关注。在传统的Ⅲ—Ⅴ和Ⅱ—Ⅵ半导体材料中,ZnO和GaN特别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在2000年,Dietl等人理论预言,如
近年来薄板扬声器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但薄板扬声器存在的技术缺陷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其音质一直停滞不前。为了解决弯曲振动型薄板扬声器(简称薄板扬声器)发展的技术瓶颈
激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由于湍流效应的存在,其路径上的横向风速对激光大气传输、自适应光学(AO)校正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路径上不均匀的横向风速的准确测量对激光大气传输的
电声系统的音质评价,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主观音质评价和客观指标测量两种。 主观评价采用的方法是,在重放声音的时候,提出几个特定的评价项目,例如清晰
如今,关于空间非局域非线性光孤子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高潮.光孤子的研究不仅扩展了我们对基本物理现象的理解,而且光孤子本身在光子信息处理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 本文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