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对Cr-Ni-Mn-Mo-V系合金耐磨钢性能和强韧化的研究,确定了该材料的常规热处理工艺,并测定了该工艺下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发现该类材料性能优异,能够满足中、低冲击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Cr-Ni-Mn-Mo-V系合金耐磨钢性能和强韧化的研究,确定了该材料的常规热处理工艺,并测定了该工艺下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究发现该类材料性能优异,能够满足中、低冲击载荷下磨损的工况要求。为了能够将该类材料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按照实际工厂可行的热处理工艺处理了一批用该类材料铸造的锤头,并对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深冷处理。 通过对锤头材料的深冷处理发现,深冷处理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略微提高材料的硬度,在不同的深冷处理工艺中,多次短时深冷处理效果最好,冲击韧性可以提高一倍以上,经过深冷处理后的材料能够满足中、低冲击载荷下磨损的要求。深冷处理前后的材料在MLS-23型湿砂橡胶轮式磨损试验机进行磨粒磨损试验,正压力为170牛顿,发现材料的磨损形式主是微观犁削,磨损形貌是滑痕和犁沟,没有出现塑性变形和剥落的现象,在磨损面的亚表层没有发现白层,说明材料的韧性较好,在该磨损条件下为正常的犁削磨损,影响材料耐磨性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硬度。 对深冷处理前后的材料进行X衍射分析,发现深冷处理后材料中的残余奥氏体数量减少,部分转变为细小的马氏体,马氏体的轴比(c/a)有所降低。推断有碳化物从马氏体中析出,并呈弥散分布,马氏体品粒变细。多次短时深冷处理后残马氏体轴比降低最多,马氏体含碳量下降最多,说明有更多的碳从马氏体中析出,马氏体韧性提高最多,但由于析出的碳化物数量有限,不能从X衍射图中得到碳化物的衍射峰。分析认为马氏体含碳量的降低和弥散分布的微细碳化物对裂纹的阻碍是材料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少量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是材料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液态单辊急冷法在大气下制备了1~#~10~#Cu-P系列快冷钎料薄带,尝试在保证钎料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钎料中Ag的含量,研发新型代银钎料薄带。 本文从Cu-P快冷薄带钎料的研
镁合金作为结构材料具有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有限的机械强度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随着镁合金在汽车工业和IT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引起各国
<正>微流控技术是由微通道和微结构组成具有功能性和完成特定任务的微流体系统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
在反思中国崛起和谋求与世界对话的"去中心化"背景下,梳理国内外有关喜马拉雅区域研究的情况,在反思中国学界对"世界"知识与中国的认知局限的同时,找寻出中国开展以喜马拉雅
人的现代化是指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承担着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时代使命。人的现代化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物质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从有形的物质向无形的文化转变。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攻人先攻心”的企业战略,将企
石油天然气资产计量问题是石油天然气会计中的三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实际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石油天然气资产折旧与减值计量的现状,并针对新发
在连续给料外热式回转窑试验台上,以聚乙烯为试验物料进行了热解产气特性、质量平衡以及能量净收益的试验研究。产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一定、延长停留时间,或者停留时间
采场煤体是历经反复多次的沉降、变质过程之后形成的稀氧甚至缺氧、且含甲烷的复杂地质体。为了实现煤体被采掘之前甲烷降解效率的最大化,从淹水水稻田20 cm深土壤中取泥样,
高速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开始在航空航天、汽车及模具工业中得到应用。由于缺乏对高速铣削机理的深入研究和相应的工艺策略支持,高速铣削在生产中存在许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