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溶胶凝胶法热压烧结制备BN-SiC复合陶瓷的研究

来源 :沈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应用溶胶凝胶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出两种BN-SiC复合粉体。以BN作为基体。第二相SiC(质量分数小于50%)作为增韧相,弥撒分布于BN基体中。实验中,利用热压烧结工艺对两种复合粉体进行处理,最终获得了两种BN-SiC复相陶瓷材料。使用CMT-1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HVS-5型维氏硬度计、S4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探究材料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对复合材料致密性,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微观形貌等方面的分析,探索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第二相含量及原始粉体性能与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为BN-SiC复相陶瓷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BN-SiC复合粉体具有较高的活化性能和较低的烧结温度。在实际热压烧结过程中选取若干温度点位(1700℃、1750℃、1800℃)。研究发现,1750℃为该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此时复相陶瓷材料的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分别为1.69g/cm3和68.79%。材料对应的维氏硬度及抗弯强度分别为16.24MPa和61.00MPa。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该系列BN-SiC复相陶瓷材料的最佳第二相质量分数为20%wt.、最佳保温时间为90min。此时,BN-20%wt.复合陶瓷材料的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为2.13g/cm3和86.84%。材料对应的维氏硬度及抗弯强度分别为47.68MPa和124.63 MPa。本文还对原始粉体制备方式对BN-Si C复相陶瓷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烧结工艺一致(最佳烧结条件1750℃×90min,30MPa)的情况下,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陶瓷材料晶粒小,气孔率低,致密程度高。相比之下,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复合陶瓷材料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团聚现象。因此,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粉体经热压烧结后制备的复合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均好于机械混合法。相比于机械混合法,溶胶凝胶法更适合作为烧结高性能BN-SiC复合陶瓷材料的原始粉体制备方法。
其他文献
混凝土的发展与时俱进,从最初的高强混凝土发展到当今的高性能混凝土,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其综合的耐久性能。本文主要从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渗透性出发,通过多种配合比设计,研究并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规律。这些因素包括水胶比、养护龄期、粉煤灰和矿渣单掺及复掺的影响等。对混凝土渗透性的评价方法首先选择了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ASTM C1202-97)评价分析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随着电子工业成为科学技术、先进制造业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焊丝、助焊剂和焊膏已成为决定电器系统性能、成本、尺寸和可靠性的关键封装材料。   本论文主要从研究助焊
2012年11月,笔者论文《南有铁生姚春和,北有寅生万丰斋》在《艺术中国》2012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肯定了铁生刘凤山在晚清铜刻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此之前,坊间还没有发现仿冒
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长期持留,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放大。不当拆解和随意焚烧导致拆解行业PCBs污染,引发污染事件。本文通过对拆解业土壤、水体和空气中PCBs系统调查,分析了不同
3000系合金由于具有强度、成形性、钎焊性和耐腐蚀性良好的性能,常被挤压成管材,作为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热交换器。本文通过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热压缩变
医用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及抗弯曲疲劳强度高,易于加工成型等优良特点,并在生物骨组织替换中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金属镁的弹性模量与生物骨骼较为接近,而且镁离子是
摘 要:针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应用方式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计量运维工作实际来说,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助力电力企业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系统;计量运维;自动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M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05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水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而其建设运行耗资较大,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处理工艺方案的优化是确定其运行性能
石墨-铜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摩擦学特性,以及导电、导热、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铜和石墨性质差别巨大,在1100℃时润湿角仍高达140°,通常情况下不发生化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