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行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ong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铜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摩擦学特性,以及导电、导热、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铜和石墨性质差别巨大,在1100℃时润湿角仍高达140°,通常情况下不发生化学反应、又互不相溶,采用机械混合、粉末冶金使铜与石墨结合后,材料内部孔隙较多,严重影响了材料强度和摩擦磨损等性能。高性能石墨-铜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是解决特殊工况条件下电接触材料摩擦磨损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电镀法制备层状石墨-铜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探索复合材料减摩耐磨的规律,为研发新型石墨-铜复合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电镀前,首先对石墨进行真空脱硫及扩孔处理。扩孔直径0.3mm,孔距5mm。电镀法采用恒流电镀,电流大小10A,电流密度7A/dmm2,采用酸性溶液电镀,其中硫酸(H2SO4)含量35g/L,硫酸铜(CuS04’5H20)的浓度为100g/L。电镀后采用真空烘烤和还原处理。脱氧完成后,炉冷至室温,人工裁剪和叠层成毛坯。毛坯经热等静压(HIP): 800℃×70 MPa×3 h烧结成型,得到层状石墨-铜复合材料。光学显微分析显示:复合材料组织均匀致密,铜与石墨间的界面良好,无开裂现象,铜以三维网状形态分布。采用定量分析法,测定出复合材料中铜的体积分数。随着铜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密度、冲击韧性、抗弯强度、布氏硬度升高。当铜体积分数达52%时,复合材料密度达5.159g/cm3;冲击韧性11.5J/cm2;抗弯强度53.72MPa;布氏硬度14.31HB。开展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环块式磨损试验研究,通过微观分析手段对磨痕表面形貌,以及磨损颗粒形貌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摩擦取向与纹理垂直时复合材料的综合磨损性能最佳,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随铜体积含量、载荷、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摩擦系数随着石墨含量、载荷、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各种工况下,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是磨粒磨损,随着载荷、铜含量、滑动速度的增加,粘着磨损及氧化磨损逐渐增强。
其他文献
学位
混凝土的发展与时俱进,从最初的高强混凝土发展到当今的高性能混凝土,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其综合的耐久性能。本文主要从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渗透性出发,通过多种配合比设计,研究并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规律。这些因素包括水胶比、养护龄期、粉煤灰和矿渣单掺及复掺的影响等。对混凝土渗透性的评价方法首先选择了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ASTM C1202-97)评价分析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随着电子工业成为科学技术、先进制造业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焊丝、助焊剂和焊膏已成为决定电器系统性能、成本、尺寸和可靠性的关键封装材料。   本论文主要从研究助焊
2012年11月,笔者论文《南有铁生姚春和,北有寅生万丰斋》在《艺术中国》2012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肯定了铁生刘凤山在晚清铜刻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此之前,坊间还没有发现仿冒
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长期持留,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放大。不当拆解和随意焚烧导致拆解行业PCBs污染,引发污染事件。本文通过对拆解业土壤、水体和空气中PCBs系统调查,分析了不同
3000系合金由于具有强度、成形性、钎焊性和耐腐蚀性良好的性能,常被挤压成管材,作为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热交换器。本文通过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热压缩变
医用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及抗弯曲疲劳强度高,易于加工成型等优良特点,并在生物骨组织替换中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金属镁的弹性模量与生物骨骼较为接近,而且镁离子是
摘 要:针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应用方式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计量运维工作实际来说,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助力电力企业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系统;计量运维;自动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M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05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水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而其建设运行耗资较大,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处理工艺方案的优化是确定其运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