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心肌肌红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初步纯化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红蛋白(myoglobin,Mb)是与血红蛋白相似的血红素蛋白质,是横纹肌组织特有的色素蛋白,分子量为17KD。约占肌肉蛋白质总量的0.1%~0.2%,其分子结构和血红蛋白的亚基相似,由1条多肽链和1个血红素分子构成。人的Mb肽链含153个氨基酸,其结构排列与血红蛋白的n链非常相似。肌红蛋白(Mb)用于心肌损伤检测的生化标志物已近30年。目前仍普遍用作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渗断。AMI时,损伤的心肌细胞释放Mb入血,在症状发生后1~2 h,血清Mb即异常升高。4~8 h达最高值,72 h后恢复至正常。心电图(ECG)是早期诊断AMI的较可靠检查方法。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如果将Mb与ECG同时应用,可提高AMI早期诊断率。有研究结果表明,胸痛患者同时进行ECG检查和Mb测定,AMI的诊断率可由单用ECG的62%提高到82%。但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Mb诊断试剂盒多为国外进口,价格昂贵,限制了Mb在临床上早期诊断中的广泛应用。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国产化的Mb诊断试剂盒是当前急需。在研究中发现试剂盒的重要组成成分Mb抗原的来源问题严重制约着Mb试剂盒的国产化进程。传统的方法是从心肌组织中采用生化方法提取,但目前人心肌组织的来源极其困难,且质量也难以保证,致使其产率极低,抗原活性也不理想。因此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稳定、高效表达人肌红蛋白的基因工程菌,获得高纯度的Mb,为今后开展Mb珍断试剂盒国产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稳定、高效表达重组人心肌肌红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并初步纯化重组蛋白以达到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要求,为临床检测心肌损伤及预后提供诊断试剂材料,促进心肌肌红蛋白诊断标准化的研究。设计引物时将上下游引物的两端分别插入NdeⅠ内切酶位点和HindⅢ内切酶位点,可使目的基因准确的插入pET21a(+)表达载体,并简化了cDNA克隆阶段的操作。采用RT—PCR方法从人心肌组织总RNA中克隆出全长的人心肌肌红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pMD18—T simple克隆载体中,转化E.coli DH5α,经酶切和测序对目的基因分析,再插入到pET-21a(+)表达载体中,转化BL21(DE3),对诱导表达的目的蛋白行SDS-PAGE和采用锐普(?)心梗仪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并准确定量。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以及透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使其可以达到单克隆抗体制备所需的抗原纯度。克隆了全长的肌红蛋白基因,目的蛋白表达量达菌体总蛋白的15%,重组蛋白抗原性良好,抗原纯度为80%,达到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需纯度。综上所述,成功构建稳定、高效表达重组人心肌肌红蛋白的基因工程菌,并初步纯化出目的蛋白。
其他文献
教学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交织的过程,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仅仅关注了认知因素,而忽略了情
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ies,LIBs)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环境污染小等突出优点,在当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源中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但尚不能满足电动车等大型
当前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呈现多元、多样的发展态势。从课程的角度来看,专设课程是推进生命教育的最佳路径,但在专设课程开设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学科渗透课程、专题课
小金库是改革开放以来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产物,是一种严厉查处而又不断滋生的腐败现象。小金库的危害十分严重,本文从小金库的含义和危害、小金库形成的原因分析以及
在18世纪的法国,尤其是在路易十五时代,法国家具设计中曾出现过一股很强的"中国风".无论是桌、椅、凳,还是床、柜、橱,其造型与装饰图纹,都受到了中国传统装饰文化的强烈影响
期刊
当代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发展过程,其突出特点是多样化和不易下定义.当代艺术的发展已改变了我们的视觉经验和生存方式,从结构到解构,解构到重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
基于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方法得到了欠驱动Euler—Lagrangian系统的局部反馈线性化模型,并进一步应用小偏差线性化方法得到了此类系统的线性化模型。针对N个线性化后完全能控
本文简要回顾神经功能重建系统与运动意念(运动想象)两项技术,重点介绍这两项技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探讨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和运动意念的结合应用是否会提高脑
初一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正经历着微妙的变化。如果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引导,就可能妨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初一《思想品德》中的《走向自立人生》、《让挫折
<正> 一、“化”:中国式的狡黠 中国古典哲学讲“化”,与之密切相关的宗教、文化领域也同样地存在着一种“化”的狡黠。智慧的古中国人曾使用东方的狡黠折衷,变通,甚至于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