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已成为人类社会几千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毒瘤”,滋生于社会的诸多领域,我们很难对其作出一个明确、简练和普适性的界定。它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是历史问题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我国,腐败犯罪的惩治力度逐年加大,但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而言,在制度设计与司法实务两个层面,尚存在腐败犯罪刑事管辖制度不健全,司法实务不规范等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腐败犯罪的研究侧重于刑法实体法的研究,对于腐败犯罪的程序性问题研究较少。所以,重视腐败犯罪的程序性问题,特别是诉讼源头的管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以腐败犯罪管辖制度为切入点,将腐败犯罪管辖分为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两个阶段,从法律规范和实务操作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延伸,借鉴国外管辖方面的规定,以期对完善我国腐败犯罪的诉讼管辖制度,为惩治腐败提供高效、公正、透明的制度保障有所裨益。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第一章是腐败犯罪的涵义界定。本章主要是厘清“腐败”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涵义。先从一般意义上探究了“腐败”一词在多维视角下的不同语意,分析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腐败的涵义,再从我国《刑法》意义上对腐败犯罪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说明本文所指的腐败犯罪正是在此意义上的,以贪污贿赂犯罪为核心的腐败犯罪。第二章是对我国腐败犯罪管辖现状的考察。本章从静态的制度层面,对腐败犯罪的立案和审判管辖进行了法律、司法解释等规范方面的梳理。从动态的司法实务层面,对我国高官腐败的惩处实例进行了实证方面的归纳,为下文指出腐败案件管辖中存在的问题做出铺垫。第三章是对我国腐败管辖中存在问题的总结。本章与第二章呈对应关系,指出我国腐败犯罪立案管辖存在法律规定欠缺,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部门腐败案件惩处过程中职权界分不清晰,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对互涉案件管辖不尽合理等问题。针对我国腐败犯罪审判管辖问题,特别是高官腐败犯罪异地审判普遍化的现象,指出异地审判增加司法成本,指定过程自由裁量权过大,异地侦查和审判之间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第四章是国外腐败犯罪管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在对国外有关腐败犯罪管辖的规定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国外侦查管辖和审判管辖的特点,以期对完善我国腐败犯罪管辖制度所有启示。第五章是我国腐败犯罪诉讼管辖制度的完善。健全我国腐败犯罪立案管辖,应赋予检察机关侦查优先权,并增加检察机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管辖权异议申请权。腐败犯罪审判管辖方面,应增加属人管辖原则,强调腐败犯罪异地审判应作为地域管辖的例外,只有在严重影响司法独立的情形下才可慎重适用,防止异地审判的普遍化,以节约司法资源,维护法律的谦抑性和权威性。在此基础上理顺异地审判情形下各司法机关之间的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