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选择性注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数字认知加工的影响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数字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是如何对数字进行数量信息加工以及进一步进行心理表征?人们对数字进行的心理表征过程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人员们的关注热点(Dehaene,Bossini,&Giraux,1993;Fias&Fischer,2005;van Opstal&Verguts,2011)。之前多数有关儿童的数字认知加工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数字加工速度会随之而加快,而反应时则呈现随之减少的趋势(Trick et al.,1996;Temple&Posner,1998;Rubinsten et al.,2002;Sz?cs et al.,2007)。前人的研究中普遍忽视了一个问题,即视觉选择性注意自身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可能会对数字加工所产生的影响。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作为一类比较特殊的儿童,注意方面的明显缺陷和认知障碍是其主要问题。本研究是有两项研究组成:研究一是考察视觉选择性注意对ADHD儿童数字加工距离效应的影响,采用2(线索提示有效性:有效提示/无效提示)×2(数字大小:小数字/大数字)×4(数字距离:距离为1/2/3/4)×7(年级:学前至小学六年级)的混合实验设计。使用的是数字大小比较任务,并分为内源性注意条件和外源性注意条件两个实验进行讨论。研究二是考察视觉选择性注意对ADHD儿童数字加工SNARC效应的影响,采用2(线索提示有效性:有效提示/无效提示)×2(反应手:左手反应/右手反应)×4(数字大小:1为数字1、2/2为数字3、4/3为数字6、7/4为数字8/9)×2(年级: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的混合实验设计。使用数字奇偶判断任务,并分为内源性注意条件和外源性注意条件两个实验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内源性注意条件还是外源性注意条件下,ADHD儿童在数字大小比较任务中都出现数字距离效应,但出现年龄与正常儿童相比数字距离效应要晚一些。在内源性注意条件下,五年级ADHD儿童在数字奇偶判断任务中,在有效线索提示下出现数字加工SNARC效应,与正常儿童相比数字加工SNARC效应出现的年龄要晚一些;在无效线索提示下四至六年级ADHD儿童均未为出现SNARC效应。在外源性注意条件下,ADHD儿童在有效线索提示下也在五年级被试出现了数字加工SNARC效应,与正常儿童相较要出现的更晚一些;但在无效线索提示下,四年级ADHD儿童未出现SNARC效应,与五、六年级被试差异显著,表明该年级ADHD被试心理数字线并未完全形成,尚且不能自动匹配数字大小在心理数字线的空间位置信息。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探讨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对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的影响,以筛选出心房肌组织中对运动应激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性表达的目标蛋白质,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研究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本文是在对美国著名后现代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的后现代课程观作了基本了解和分析以及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的实际教学进行了观察的基础上所做的尝试性研
现代化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必须高度重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只有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搞好与人有关的组织管理,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尊重科学 以人为本,就
中国自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疫情逐渐蔓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人数逐年上升,艾滋病的流行对妇女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女性艾滋病流行现状和女性更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早期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作为早期阅读的第一位教师——父母,如何参与到早期阅读中,引导幼儿正确、有效、积极
研究目的:实验1研究大学生在消极情绪诱发条件下与中性情绪诱发条件下大学生情境拖延行为的差异性。实验2研究不同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大学生被试在消极情绪诱发条件下拖延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改革措施的出台,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遇到更多更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只有找准自
本课题试通过测试山东省篮球、足球男子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部分相关联指标,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揭示少年篮球、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各自的特点。从而,通过对两个项目身体素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政府为资助高等院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建立的一项教育资助政策。此项政策从1999年开始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试行后,经过数次调整已经在全国范围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开始对负面身体自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负面身体自我的特点、测量工具的编制、影响因素、干预研究以及认知神经机制都进行大量且深入的研究。然而,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