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服务业集聚视角对城镇化的时空分异进行研究,研究对象选择以江浙沪地区25个地级市为例,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05-2013年。首先从理论上说明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之间的作用机制,继而依据理论对江浙沪地区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时空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部分分为三个步骤:计算服务业集聚度并构建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测算城镇化水平,并通过空间格局演化分析,评价两者在江浙沪的发展趋势;构建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模型,并结合Arcgis10.0软件对江浙沪地区25市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利用stata12.0软件构建面板数据多元化回归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各因素对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影响。分别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江浙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经历了由缓慢到加快的过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之”字型服务业集聚区已成雏形。城镇化水平“之”字型集聚区经过发展已经开始发挥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江浙沪地区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持续缓慢提高,但其集聚现象和带动作用还不明显,耦合机制仍有待完善。空间上,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趋同现象经历了“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而高值和低值集聚现象的存在一直较为稳定。 第三,投资和就业对江浙沪地区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随时间增强,经济、科技进步、工业化却随时间减弱,而政府作用由促进转向阻滞。为促进地区服务业集聚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应重点加大对浙江省的投资力度并发展经济建设,同时科学利用政府手段,而对江苏省增加投资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