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激光沉积氧化镓薄膜的光电特性及相关器件的研究

来源 :厦门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镓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结构相对稳定,是具备优良光电特性的透明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日盲探测器、功率整流器、场效应晶体管、气敏传感器、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氮化镓和碳化硅为主导,但是其击穿电压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器件的应用。近年来,氧化镓作为一种高性能、经济可行的超宽带隙半导体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和紫外光电子领域。其临界场强较大(理论值高达:8 MV/cm),由于光学各向异性,其禁带范围4.5-5.3 e V,可用于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第三代半导体主要材料。本文使用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室温-800℃)在C面蓝宝石(Al2O3)衬底上制备了氧化镓薄膜(Ga2O3),并对非晶氧化镓薄膜进行了退火研究,探讨不同退火温度(400-1000℃)和气氛(氧气,氮氢气混合气体)对非晶氧化镓薄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薄膜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表面形貌分析,采用椭偏仪(SE)、紫外-可见光分度计(UV-Vis)对薄膜光学性质分析,研究不同生长温度、不同退火温度及气氛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并对氧化镓MSM结构探测器进行仿真分析。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为研究脉冲激光沉积氧化镓薄膜机理,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室温-800℃下制备了氧化镓薄膜。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沉积速率下降,在400℃以内沉积速率下降平缓,450℃以上沉积速率下降较快,并呈线性减小的趋势。相近薄膜厚度下,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薄膜结晶质量变好;在相同脉冲激光次数下,薄膜越薄,结晶质量越差。(2)为研究退火温度对氧化镓薄膜的影响,将(1)中未结晶的样品进行热退火处理。通过不同温度(400-1000℃)和气氛(氧气、氮氢混合气)热退火均可得到单晶β-Ga2O3。结果表明,室温生长的薄膜质量较差,即使退火温度高达1000℃下其薄膜结晶程度依然较差;400℃生长的薄膜在氧气氛围下退火,温度为700℃即可获得结晶程度较好的β-Ga2O3薄膜;氮氢混合气氛围下,400℃生长的薄膜在退火温度为500℃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单晶β-Ga2O3。退火温度在900℃以上发现有Al元素的存在;同时发现,使用氮氢混合气退火,在温度800℃以上会抑制氧化镓薄膜的结晶。(3)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基于Silvaco TCAD对氧化镓MSM结构(金属-半导体-金属)探测器进行仿真。通过改变光学带隙(4.8-5.4 eV)研究器件性能,结果发现,随着光学带隙的增加,探测器最大光电流随着光学带隙的增大而减小,所有探测器光暗电流之比都高达107倍。Silvaco TCAD仿真结论证明氧化镓材料制备的MSM结构探测器具备良好性能,给实际应用和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制备氧化镓MSM探测器带来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以诱发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但其基本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脑脊液微囊泡/外泌体(MV
磨粒流抛光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表面加工技术,它具有质量好、可控性好、易于控制等优点。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微小孔壁和复杂表面的加工,例如:微小交叉孔道的抛光、复杂叶片的表面处理、以及复合型腔的打磨等。但该技术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针对特定加工对象进行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工程应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熔喷布模具的微孔为加工对象,分别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
真核生物的细胞器通过持续的信号交流用以交换诸如蛋白质,脂质以及其它代谢产物等重要的细胞物质。囊泡运输系统被广泛运用于实现这些细胞器之间的物质交换。有意思的是线粒
近年来,图像去模糊任务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使用“由粗到细”的架构来消除运动模糊。该架构在消除由简单的相对位移引起的运动模糊上具有优越性。但是将该架构应用于模糊人脸图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1)复杂的网络结构使网络模型难以训练,且由于需要计算的参数太多会导致网络运行时间变慢。(2)由于图像的细节无法被完美复原,图像的质量会变差,并且视觉效果也不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上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是帕金森病姿势步态障碍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以反复发作的步态迟滞为特点,常发生于该病的中晚期,同时发病原因在目前
氧化锌(ZnO)作为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在场致发射装置、透明导电涂层、光致发光器件和染料敏化的电极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但ZnO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取决于ZnO的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为此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ZnO的制备工艺上,目前制备ZnO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热等离子体,喷雾热解和原子层沉积等,其中原子层沉积工艺因其能够制备无孔洞、致密度高的薄膜备受关注。为此,本文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管状碳纳米材料,拥有优异的光、电、热、力学等性能,在光电子器件、信息、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碳纳米管具有多样的原子螺旋结构,表现出一维材料丰富独特的光电子、物理特性,也为研究新奇的光量子现象和物理性能提供了材料基础。如何调控碳纳米管的原子结构,制备出具有单一结构均一性质的碳纳米管材料,对于深入阐明碳纳米管的内在属性,进而实现其性质调控与功能设计,以及在不同领
本研究旨在探究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表现的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探索足球运动员跑动表现与技术表现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符号分析法以及数据级数推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异构件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小批量定制,难于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针对异构件单机械臂抛光灵活性不高、抛光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双机械臂协同抛光方法,搭建了一套双机械臂协同抛光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双机械臂运动学分析。首先建立机械臂模型并实现正逆运动学求解。然后对双机械臂的基坐标系进行标定,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双机械臂基坐标系标定方法。(2)双机
目的: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第三种肿瘤类型,也是全球癌症相关致死的第四大因素。结直肠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