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chu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第三种肿瘤类型,也是全球癌症相关致死的第四大因素。结直肠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环境因素和基因遗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KRAS等多种肿瘤致病基因的突变、P53等抑癌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修饰、信号通路调节异常、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多层面调控等多种因素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非编码RNA的主要类型,是一种至少包含200个核苷酸且不编码蛋白的RNA,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在结直肠癌的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DANCR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扮演原癌基因的作用,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机理不清楚。方法:我们依托所在医院收集了 20对结直肠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以及84个包含病人5年生存期的结直肠癌组织,然后利用RNA-FISH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ANCR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DANCR的表达情况对DANCR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我们利用定量PCR对正常人结直肠上皮细胞和多株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中DANCR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利用RNA-FISH对DANCR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为研究DANCR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我们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特异性的敲除SW480和HCT15细胞中DANCR的表达,然后在细胞水平利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凋亡检测和Hoechst染色对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和凋亡情况进行了检测。在动物水平的研究中,我们利用稳定敲除DANCR的SW480和HCT15细胞分别建立了皮下移植瘤模型,然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统计肿瘤重量。在明确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稳定敲除DANCR的SW480和 HCT15 细胞中 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p53、cyto C、Bcl-2 和 Bcl-xL 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对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 3、p53和cyto C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1)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病人预后负相关:在对20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RNA-FISH染色结果表明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DANCR在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且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中;进一步的生存期分析表明DANCR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病人常伴随更差的5年生存期。2)敲除DANCR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发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DANCR稳定感染SW480和HCT15细胞能显著抑制SW480和HCT15细胞中DANCR的表达;稳定敲除DANCR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增殖和克隆形成,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发生;稳定敲除DANCR的表达在动物水平能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3)敲除DANCR促进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敲除DANCR促进 SW480 和 HCT15 细胞中 Caspase 3、Caspase 8 和 Caspase 9 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Caspase 3阳性的细胞;敲除DANCR促进SW480和HCT15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p53阳性的细胞;敲除DANCR促进SW480和HCT15细胞中Cyto C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Cyto C 阳性的细胞。结论: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病人的良好预后呈显著负相关。DANCR主要定位于结直肠癌细胞的胞浆中,敲除DANCR的表达能通过促进线粒体相关凋亡的发生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以上研究表明DANCR是一个结直肠癌治疗和预后的潜在靶点。
其他文献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痴呆症(dementia)的一种,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恶化。AD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重大影响,而且会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多种神经影像学工具结合神经心理学量表来对AD进行诊断。总体而言,这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可靠,但其耗时长、流程复杂、价格昂贵,且对患者有一定的辐射伤害。因
背景和目的: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以诱发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但其基本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脑脊液微囊泡/外泌体(MV
磨粒流抛光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表面加工技术,它具有质量好、可控性好、易于控制等优点。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微小孔壁和复杂表面的加工,例如:微小交叉孔道的抛光、复杂叶片的表面处理、以及复合型腔的打磨等。但该技术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针对特定加工对象进行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工程应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熔喷布模具的微孔为加工对象,分别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
真核生物的细胞器通过持续的信号交流用以交换诸如蛋白质,脂质以及其它代谢产物等重要的细胞物质。囊泡运输系统被广泛运用于实现这些细胞器之间的物质交换。有意思的是线粒
近年来,图像去模糊任务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使用“由粗到细”的架构来消除运动模糊。该架构在消除由简单的相对位移引起的运动模糊上具有优越性。但是将该架构应用于模糊人脸图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1)复杂的网络结构使网络模型难以训练,且由于需要计算的参数太多会导致网络运行时间变慢。(2)由于图像的细节无法被完美复原,图像的质量会变差,并且视觉效果也不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上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是帕金森病姿势步态障碍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以反复发作的步态迟滞为特点,常发生于该病的中晚期,同时发病原因在目前
氧化锌(ZnO)作为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在场致发射装置、透明导电涂层、光致发光器件和染料敏化的电极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但ZnO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取决于ZnO的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为此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ZnO的制备工艺上,目前制备ZnO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热等离子体,喷雾热解和原子层沉积等,其中原子层沉积工艺因其能够制备无孔洞、致密度高的薄膜备受关注。为此,本文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管状碳纳米材料,拥有优异的光、电、热、力学等性能,在光电子器件、信息、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碳纳米管具有多样的原子螺旋结构,表现出一维材料丰富独特的光电子、物理特性,也为研究新奇的光量子现象和物理性能提供了材料基础。如何调控碳纳米管的原子结构,制备出具有单一结构均一性质的碳纳米管材料,对于深入阐明碳纳米管的内在属性,进而实现其性质调控与功能设计,以及在不同领
本研究旨在探究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表现的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探索足球运动员跑动表现与技术表现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符号分析法以及数据级数推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异构件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小批量定制,难于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针对异构件单机械臂抛光灵活性不高、抛光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双机械臂协同抛光方法,搭建了一套双机械臂协同抛光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双机械臂运动学分析。首先建立机械臂模型并实现正逆运动学求解。然后对双机械臂的基坐标系进行标定,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双机械臂基坐标系标定方法。(2)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