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软组织松弛度对患者满意度影响的中长期随访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jcrazytb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公认治疗中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最直接最有效的外科手段。适宜的膝关节松弛度是影响TKA效果的重要因素,术中适宜的软组织平衡会在术后中远期因患者异质性出现差异,影响膝关节松弛度,目前对于TKA术后中长期患者膝关节松弛度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仍有待研究。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后中长期随访中膝关节软组织松弛度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并为手术医师评估TKA术后膝关节松弛度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5-10年随访的患者1 10例,拍摄应力位X射线片,以不同方法测量双侧膝关节冠状位和矢状位松弛度。据冠状位松弛度分组以术膝松弛度分为A1组(≥0°且≤4°,n=22),A2组(>4°且≤6°,n=31),A3 组(>6°且≤9°,n=24),A4 组(>9°,n=33);以双膝间松弛度差异分为 B1 组(≤-3°,n=27),B2 组(>-3°且≤0°,n=33),B3 组(>0°且≤3.5°,n=27),B4组(>3.5°,n=23)。据矢状位松弛度分组以术膝松弛度分为a1组(>0 mm且≤5 mm,n=21),a2 组(>5 mm且≤7 mm,n=27),a3 组(>7mm且≤9 mm,n=36),a4组(>9mm,n=26);以双膝间松弛度差异分为b1组(≤-1.5mm,n=25),b2 组(>-1.5mm且≤-0.7mm,n=28),b3 组(>-0.7mm 且≤0.7mm,n=31),b4组(>0.7mm,n=26)。根据OKS评分及改良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找出患者满意度最高的软组织松弛度范围及双膝间松弛度差异范围。结果1.各测量方法中组间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以术侧膝关节冠状位松弛度分组。各组间OKS评分差异显著(F=5.121,P=0.004<0.05),其中评分最低的为组A3(6,9]°,得分为17.92±0.84;各组间改良Lysholm评分差异显著(F=4.786,P=0.008),其中评分最高的为组A3(6,9]°,得分为85.87±4.29。组A2(4,6]°两项评分与A3无显著差异(P>0.05),得分分别为 OKS 18.41±0.76,改良 lysholm85.48±3.50。3.以双膝冠状位松弛度差异分组。各组间OKS评分差异显著(F=17.873,P=0.000<0.05),其中评分最低的为组B2(-3,0]°,得分为17.98±0.72;各组间改良Lysholm评分差异显著(F=10.796,P=0.000),其中评分最高的为组B2(-3,0]°,得分为86.92±3.81。组B3(0,3.5]°两项评分与B2无显著差异(P>0.05),得分分别为 OKS 18.24±0.95,改良 Lysholm85.68±4.14。4.以术侧膝关节矢状位松弛度分组。各组间OKS评分差异显著(F=10.866,P=0.000<0.05),得分最低为a3(7,9]mm组,得分为17.97±0.91;各组间改良Lysholm 评分有显著差异(F=26.575,P=0.000<0.05),得分最高为 a3(7,9]mm组,得分为86.78±2.82。组a2[5,7)mmOKS评分与a3无显著差异(P>0.05),得分为 18.37±0.97。5.以双膝矢状位松弛度差异分组。各组间OKS评分差异不显著(F=0.827,P=0.482>0.05);各组间改良 Lysholm 评分有显著差异(F=3.101,P=0.030<0.05),得分最高为 b3(-0.7,0.7]mm 组,得分为 85.04±3.84。组 b2(-1.5,-0.7]mm 改良Lysholm评分与b3无显著差异(P>0.05),得分为84.19±3.45。结论1.初次单侧TKA中远期随访中,患者满意度最高的膝关节冠状位软组织松弛度为6—9°,松弛度为4—6°的患者也能获得良好的满意度。2.初次单侧TKA中远期随访中,患者满意度最高的膝关节矢状位软组织松弛度为7—9mm,松弛度为5—7mm的患者也能获得良好的满意度。3.初次单侧TKA患者双膝间松弛度差异越小,患者满意度越高;当双膝间松弛度存在差异并且术侧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时,术侧膝关节松弛度小于对侧膝关节松弛度比大于对侧膝关节松弛度更能令患者满意。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卒中(Stroke)在全球是残疾的第一大原因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然而,卒中在中国是残疾和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在所有卒中类型里,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大约占70%。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是对健康的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卒中后的免疫炎症反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中性粒细胞似乎占据着主导地位。近些年,脂质作为炎症反应中重要的媒介和
学位
目的:通过全基因体表达谱芯片,筛选慢性根尖周炎中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研究临床慢性根尖周炎病变组织中MITF(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的表达情况,探讨抑制MITF后对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就诊患者中,因慢性根尖周炎无治疗价值而需拔牙的病例15例为实验组;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
学位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发病3d时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1、M2表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IL-6及TGF-β的水平,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1/M2的极化改变及其与临床预后
学位
背景与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是导致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研究显示TIA伴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阳性患者的卒中发生风险显著高于DWI正常的TIA患者,这类患者被称为短暂症状伴梗死(transient symptoms with infarction,TSI)患者。识
学位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7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诊断为硬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的49例患者,对比保守治疗、开放手术治疗、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下三组治疗硬膜外脓肿的效果,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比三组治疗硬膜外脓肿的感染控制情况,经过4~40个月的随访,分析三种不同治
学位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免疫相关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晚期NSCLC临床特征、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上述因素对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寻找预测晚期NSCLC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晚期NSCLC患者92例
学位
研究背景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是一种罕见的以4-R tau蛋白异常沉积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中位生存期为7年。2018年瑞士的一项大型描述性横断面人群患病率研究以及回顾性发病率研究指出PSP患病率为每10万人中3.9人。PSP临床核心症状包括眼球垂直运动功能障碍、姿势不稳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目前PSP主要依
学位
学位
背景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是来连接手和前臂的重要关节,因尺骨头与桡骨乙状切迹的不匹配在周围韧带损伤后易发生脱位。DRUJ脱位并不是一个罕见病,常继发于桡骨远端骨折,如不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能会转为慢性脱位,症状加重并增加治疗难度,保守治疗常常无效。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是DRU
学位
目的通过对颈椎椎旁肌肉参数及颈椎退变参数的测量分析,探究颈椎椎旁肌丰度及脂肪浸润率与颈椎退行性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资料;通过Image J软件在MRI图像对C3-C6椎体水平的深层颈伸肌横截面积(Deep Extensor Area,DEA)、浅层颈伸肌横截面积(Superficial Extensor Area,SE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