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尔赫斯是二十世纪拉美著名的文学大师,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色波是西藏新小说代表人物之一,西藏当代文学著名的作家。同时,当代西藏作家色波以藏族作家的身份来看待和书写本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论文以圆形叙事结构为出发点,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详尽地梳理拉美和中国西藏的圆形叙事结构,进一步阐述博尔赫斯和色波文本中体现的圆形叙事结构的相似性及相异性,并从文本外部因素探讨其原因。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博尔赫斯和色波小说的比较研究现状、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难点、创新点和理论方法等进行陈述,用以证明研究的可行性。第一章主要梳理了中国和拉美的圆形叙事结构,阐释了中国和拉美的圆形叙事结构理论,并以事例分析二者圆形叙事结构的本土化特点,是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主要是对博尔赫斯和色波小说中蕴含的圆形叙事结构进行概述,并以具体文本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博尔赫斯和色波小说圆形叙事结构的相似性及相异性,并分别以二者的代表性作品阐述圆形叙事结构理论。第四章主要分析博尔赫斯和色波小说圆形叙事结构相似性及相异性的原因,运用平行研究的理论,分别从诗性思维逻辑和写作技巧等方面阐释相似的原因。与此同时,从理论基础、时空观和写作技巧的运用等因素论证相异的原因。第五章主要探讨博尔赫斯和色波小说中蕴含的圆形叙事结构理论的价值,并指出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和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是从巴赫金的话语出发,总结了两位作家的圆形叙事结构在互补下的共同发展,也对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运用于藏族文学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