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魅影下的生活变奏曲——论池莉小说中的城与人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女性作家群中的“常青树”,二十多年来池莉笔耕不辍,宛如一台不知疲倦的高清晰度摄像机,记录着社会的历史变迁与时代的波诡云谲。自1987年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一炮打响起,池莉便开始了其热衷的“城与人”之书写。这些年来,研究池莉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真正将“城与人”作为切入角度的研究却很少。人们通常抓住作家某一创作阶段的写作倾向进行分析,或者截取某一类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而这样的研究显然是忽视作品地域性的,亦很难全面展现城市与市民之间的构架与联系。鉴于此,我选择以“武汉城+武汉人”为角度来研究池莉的作品,这种将城市与作家、作品交融的研究,不是地方志与作家论、文本分析的简单相加,而是用一种超越的眼光来审视作家的创作背景、文学作品的产生环境,以及城市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池莉擅长用“柔性思维”去关照脚下的那片土地,用细腻、温婉的女性眼光选择所要表现的地域风情,这使得原本相对稳定、属于审美客体的地域风情便侵润了女性特有的审美理想和生命激情,成为其个性化的文化载体。同时她还习惯于将视角聚焦于本地域的女性人生以及与女性相关的风俗民情上,于是我们发现她的作品“女性意识”特别强。题材上不仅娴熟于介绍和描摹与女性人生相关的婚姻民俗和生育民俗,思想倾向上往往表现于对女性的大肆赞美和慷慨褒扬。而对于男性,作家似乎持一种天生的“偏见”,故而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大多是扁平的、有人格缺陷的,即便有几个“真男人”也大多是为衬托女性形象而设计的。从这点看来,池莉的创作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她似乎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女尊男卑”的思维定势。   池莉将写作视角牢牢地锁定在了武汉这片奇异的土地上,通过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历史性描述,让读者在饱览一幅幅鲜明生动的风俗画之余,还感受到了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脉搏的跳动及其发展变化的历程。她的作品融真实、粗俗、幽默、夸张及感悟于一体,表现了武汉市民生活磨砺下的悲欢离合,彰显着武汉民间鲜活跃动的生命力。那种对烦恼人生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那份在艰难岁月中执着挣扎的不屈勇气,以及那颗在大冷大热气候下磨砺出来的坚强心灵交织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个生动的市民形象。   全文分为五部分,引论介绍池莉登上文学舞台的背景;第一章主要结合池莉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武汉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旨在探讨城对人的塑造性;第二、三章主要进行文本解读与人物形象分析,旨在研究人在城市中的成长,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结语就武汉城与武汉情进行小结。论文始终紧扣“武汉”这一城市意象进行剖析,以小说为载体研究城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其他文献
用户行为分析是Web站点信息推荐中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在该领域的诸多算法中.PageGather算法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旨在解决静态PageGather算法输入数据量过大、时间复杂度
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在全面清理与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向其自身回归,文学批评走向自觉,并呈现出多元探索的发展格局,在文学主体性的批评、文学批评方法的突破创新、对文学形
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移民大潮,新移民文学及其相关的表达活动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北美新移民文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大
“远景”是一个影视学概念,是常用景别的一种。巴赫金曾借用此概念来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认为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没有“远景的形象”。但在二三十年代的长篇小说中,父亲形象都
“诗言志”作为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其内涵不断被丰富、延伸。一方面,它要求诗关伦理道德,有教于人,有用于国,诗载有理性的入世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个人情感意识,要“情动
加多宝不得再称中国饮料第一罐 王老吉索赔累计近50亿  自2012年,凉茶品牌“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便纠纷不断,从外包装到广告语,从商标使用权到产品配方,“红绿之争”硝烟四起。7月28日,记者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中国饮料第一罐”凉茶虚假宣传之争已有定论,北京高院日前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加多宝停止使用含有“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加多宝荣获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