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烧结制备陶瓷表面钴基合金功能涂层的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使用微波烧结方法在氧化铝陶瓷基体表面制备钴基合金功能涂层,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改变不同钴基自熔性合金粉末粒度、不同金属粉末和Al2O3陶瓷粉末配比的梯度涂层结构,结合SEM、EDS等微观检测手段,比较涂层材料组织性能的变化,测定了粉末材料的吸波特性、涂层材料的致密度、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等性能。粉末颗粒尺寸随球磨时间延长而减小,球磨36h后粉末出现团聚现象。粉末吸波升温总体趋势是,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吸波能力提高,在升温过程中,金属粉末吸波趋于饱和,升温速率下降。未球磨粉末涂层试样涂层块状组织较大较不均匀,球磨时间24h涂层试样组织细小、均匀。球磨时间从0h增加到12h,试样靠近结合面处缩松和剥落随时间增大而逐渐减少,超过24h即达到36h时,剥落现象反而开始增多。对比不同试样致密度,随着粉末球磨时间的增加,所制得试样致密度不断提高,当粉末球磨时间达到36h和48h后,试样致密度略有下降。就抗热震性而言,球磨时间不足12h时,抗热震性较差,超过12h抗热震性明显提高,超过36h热震性反而下降。抗氧化性与抗热震性变化趋势相同。由此可见,最佳球磨时间是24h。通过对比不同粉末配比涂层烧结试样致密度,发现有过渡层的试样比没有过渡层的试样致密度有较大提高,成分梯度逐渐减小的涂层试样致密度逐渐提高,提高幅度相对较小。梯度涂层抗热震性能变化规律为:过渡层金属粉末与陶瓷粉末成分梯度逐渐减小的四层结构试样抗热震性较差,过渡层金属粉与陶瓷粉1:1、最外层纯金属层的二层结构试样抗热震性较好。对于不同微波烧结温度制备的试样,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不断改善。由于微波选择性加热的作用,在烧结试样涂层微观组织中,出现了呈团球状的含有较多钴基合金元素的灰白色组织,分布于其间的是含有较多Al2O3成分的灰黑色组织。分析涂层烧结试样XRD衍射图谱可知,在部分试样的过渡层中存在Al13Co4这一中间相。烧结温度的升高促进了试样致密度不断提高,同时涂层抗热震性也不断增强,但超过1200℃都出现了下降趋势,抗氧化性与抗热震性变化趋势相同。由此可见,最佳烧结温度为1200℃。研究不同保温时间对涂层试样的影响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涂层组织更加均匀,结构更加致密,结合质量提高,抗热震性提高较明显,但超过30min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抗氧化性大体上与此趋势相同。由此可见,最佳保温时间为30min。
其他文献
高校是为社会持续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中国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员科学文化水平突出,肩负思想教育的重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在新
本论文采用压电响应扫描力显微镜(Piezoresponse-SFM,PFM)研究纳米尺度下铁电薄膜和纳米岛的电畴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研究内容包括PFM 实验仪器的优化、纳米电畴结构的重现和电畴运动过程的实时原位观测。从研究手段上,实现了电畴观测的5nm 分辨率并发展了电畴运动过程的实时观测方法。进而,利用高分辨PFM 研究了铁电薄膜的电畴结构和电畴运动机制。发现薄膜中晶粒的结晶取向、晶粒大小和晶粒边
有句话说“顺时而为,天人合一”,对我来说,“顺势而为”也是明智之选.rn假期本打算去游桂林山水,但到了武宣,暑气正浓,朋友推荐说:“北有承德,南有金秀,金秀这个山水瑶城,是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国有企业是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在当前社会政治、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学,学校要尽可能多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活动,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