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研究——基于对南京市的调查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守门人”,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现在和将来都承担着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责任。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本文在南京市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以居民的满意度为切入点对机构服务满意度作客观的评价,并探究对服务评价产生的原因,最终提出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对策和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比较低,分别表现在城市居民对机构核心服务、形式服务和附加服务的满意度都比较低,且发现各个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其核心、形式以及附加服务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导致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低满意度的原因主要是:⑴主体性因素,表现在人际信任的危机,就诊意愿的降低以及就医预期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满意度状况;⑵机构因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各种问题,如人才资源不足,物力资源缺乏,医疗水平低下,服务意识落后,整体功能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满意度状况;⑶制度性因素,如医疗保险制度的缺失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守门人”的作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满意度状况。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满意度,发挥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笔者尝试提出一些意见和对策:必须明确清晰地对机构功能定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其他文献
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速、亲属网络的疏离、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致使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空巢老人是老年弱势
自伯特在1984年的美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中首次使用“重要问题的讨论网”以来,个体社会网络就成为学者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议题。但大多学者围绕这一议题来考察个体就业、个体适应
中国改革开放已40年,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婚姻家庭观念也随之变化。婚姻家庭观念凝聚于文化和社会心理结构之中,与
城镇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产生,主要现象表现为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客观趋势,标志着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程度。新
2012年6月国家扶贫办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共划分出十四个连片地区作为新阶段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