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国家扶贫办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共划分出十四个连片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针对这些片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点工程。连片特困地区中小城镇是片区内部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在片区内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片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处于大中城市与农村之间,是衔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能够接收城市的各种发展资源,并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整个片区的综合发展能力,最终实现片区脱贫致富。然而连片特困地区中小城镇的贫困问题却非常严重,贫困人口基数大且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且扶贫开发难度大,致贫原因复杂多变且交叉作用,常出现“久扶不脱贫、脱贫又返贫”的现象,一般扶贫方式难以见效。 知识扶贫是一种提倡改变以往“输血”式扶贫,提高贫困者“造血”能力的扶贫模式,它强调的是一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扶贫思想,旨在通过教育或其他途径提高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改变贫困者的生存能力,通过自身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的提升,扭转自己的贫困劣势,以更加公平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实现就业,提升收入水平,改善生活状况,最终摆脱贫困。知识扶贫是一项长期的扶贫工程,其优势在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中小城镇的贫困问题,实现扶贫长期效应。因此本文在广泛查阅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问卷,深入片区内部分中小城镇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求全面系统的了解片区中小城镇的贫困现状以及知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在连片特困地区中小城镇实施知识扶贫战略的具体路径,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