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N的网内相似内容搜索机制及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8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工作、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互联网会被广泛的使用。如今网络的主要用途由共享设备变为共享内容,导致了互联网在资源复用、安全性、移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内容中心网络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它以互联网中的内容为中心,能更好的处理内容分发,是一种可能的未来网络的趋势。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服务,它将人和信息连接了起来,所以在内容中心网络中支持搜索引擎是十分必要的。在内容中心网络中,内容都有名字,但是用户不知道想要的内容的名字是什么。通过内容中心网络中的相似内容搜索服务,可以获取到完整的内容名字。本文利用内容中心网络的优势,添加索引在内容中心网络节点的缓存上,以便提供搜索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集中式搜索转变为分布式搜索。即使没有服务器专门的提供搜索服务,用户还是能在一定范围内对网络中的内容进行检索。这样保证了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对内容中心网络的使用以及推广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调研了传统网络以及搭建在传统网络上的搜索服务的不足,同时研究了内容中心网络的优势,提出在内容中心网络架构上实现相似内容搜索服务。内容中心网络的搜索服务给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缓存建立索引,在内容进出缓存的时候,同时在索引上注册或注销。通过索引,可以对内容中心网络节点中的缓存内容进行查询。与搜索服务匹配的是一个搜索客户端,利用它来对内容中心网络的缓存进行检索。为了更加方便的使用,将搜索客户端嵌入到内容中心网络浏览器中,成为其中的模块,这样用户可以通过web的方式来使用搜索服务。本文对内容中心网络的相似内容搜索机制进行了测试与实验。实验中使用了某网站真实的访问数据来模拟用户访问资源的过程,将资源按用户的请求频率缓存在网络中,尽量模拟真实的环境进行实验。经过多次验证,相似内容搜索的效率比单节点提供搜索服务的效率高了两倍以上。内容中心网络搜索解决了传统搜索机制的部分问题,为内容中心网络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资源检索服务。最后,本文总结了已经完成的工作,提出了以后能够继续研究的几个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内容的复杂化,传统的一些匹配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识别出网络数据流中关键字间的逻辑含义的需求。同时,随着互联网内容的膨胀,对于大量数据的快速匹配需求越来越强
广义频分复用(GFDM)技术是为了应对第5代移动通信的高标准而提出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GFDM系统使用了非矩形脉冲成形技术,具有带外辐射低、频谱效率高、灵活性好等优点。但
随着系统控制精度的不断提高,非线性系统抗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滑模控制方法由于其优越的鲁棒性在处理干扰的问题中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的滑模控制方法对匹配的干扰具有
村民理事会是伴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乡村振兴建设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新兴乡村群众自治组织,在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参与乡村管理的过程中,村民理事会发挥的管理功能、监督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是乡村治理能力水平提升的一个侧面反映。同时,在改善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村民理事会运行中尚面临诸多困难,包括缺乏必要的资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监控告警系统作为大型运维管理的核心一环,不但可以实现对互联网中网络设备的系统性能和信息安全的实时监控与告警,而且还能够对安全事件和安全告警行
近年来城市各类灾害频发,对城市发展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如何提高城市系统面对灾害事件的响应与适应能力是当前国内外城市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的城市安全与防灾理念已不能达到现有城市发展的需求,而韧性城市理念从动态与发展的角度为城市灾害的应对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提升城市韧性成为城市灾害治理新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燃气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燃气的特殊性和危险性,随之而来的是日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离层对卫星导航、无线电通信、广播、空间探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电离层的探测技术也越来越重要。非相干散射雷达具有时空分辨率高、覆盖空
从单幅图像中提取其中的层次关系是实现图像分析的基础,也是深层次图像信息提取问题的基础。该研究的运用面很广,可以应用到图片理解(目标识别、姿态估计)、机器人视觉(运动
即时编译器将输入型程序,如JavaScript程序(简称js程序),编译为本地可执行代码,这为攻击者提供了便利。攻击者可利用js程序中受控制的常量构造攻击时所需的代码片段(称为gadg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应用创新不断,移动应用内容已覆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对移动应用的需求,使得更多开发人员加入应用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