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学校德育评价的省思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c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道德目的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全面搜集真实材料,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评价的本质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二是德育评价内容必须是全面的;三是德育评价过程必须是客观的;四是德育评价结果应该具有针对性。可见,德育评价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和出发点。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比较研究,从大数据的视角展开了对学校德育评价现状的审视与反思。研究发现,在现实当中,德育评价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目的异化、过分功利化;二是评价内容片面性;三是评价过程主观性和随意性;四是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和针对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唯效果论导致功利主义;二评价依据不足导致片面性;三教师评价的主观性;四难以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道德水平。本研究主张基于大数据进行德育评价,试图克服上述德育评价体系的弊端。之所以如此,除了基于对德育评价本质特征的认识和对当下学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外,还是出于大数据对德育评价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有利性:一是全数据分析有助于发现行为动机,避免唯效果论;二是全数据采集与存储提高德育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三是德育活动可视化减少教师评价主观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四是个性化数据提高德育评价的针对性与准确性;五是大数据预测价值增加德育评价前瞻性和主动性。基于大数据进行德育评价具体构思如下:一是建构基于大数据的德育评价系统,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要树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更加便捷、评价个性化和针对性和评价结果科学化的设计理念。第二,应该采取需求分析、确定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系统实现的功能分析设计过程。二是进行基于大数据的德育平台建设。其设计思路包括新的德育教学模式、新的德育评价形式和即时反馈系统。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教学是以统一授课的模式进行的,同一个班级里,由于学生本身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学完成之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其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人类思想的传播是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同时,媒介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并对学校教育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从印刷术发明开始,人类文化的传播一直
本论文依据国内外有关文献和已有的研究经验,自编了教师互动行为问卷,分析了教师互动行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感知到的教师互动行为在性别、学习成绩、空间
近年来,由于受普通高中的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不仅出现了基础层次相差甚为悬殊,而且在求知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更为明显的现象。这给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更新,我国大众文化产品中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流行歌曲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其歌词作为歌曲内容表达的载体,更能反映出
“所谓文玩,是指文房四宝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器玩。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大致以小巧雅致、器型多变见长。文玩与石玩,有许多相通或是相似的地方。比如砚和印,多取材于石头,有的
本科课程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直接载体,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从美国大学发展历史来看,大学本科课程的设置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界争论的热点。 20世纪中后期美国社会逐
本文运用萨义德的知识分子理论,分析武训批判运动中大学校园内一些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所做,据此来揭示20世纪5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职责的偏离及其对当时我国教育学发展的影响。 
在当前职业教育颇受重视,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技工学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招生人数持续上升,技工学校走上规模扩张的快速发展道路,但随之专业设置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