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工作倦怠与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1990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但在众多职业中,教师却被列为是最易遭受工作倦怠的职业之一。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遭受工作倦怠困扰的教师会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精疲力竭,这些异常心理反过来又可能会影响教师的个人健康和职业幸福感,并导致离职行为。因此,任何可能导致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都应该被广泛深入地探究。
  由于教师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与领导、同事、学生的人际互动,因此教学同时也是一项情绪实践活动。但教师作为高强度情绪劳动工作者,他们的情绪劳动却常常难以获得正确的理解和应有的尊重,往往只重视教师“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感受到什么”。已有研究证明,情绪劳动对工作倦怠有着非常强的预测力。有趣的是,大量研究表明情绪劳动是一把“双刃剑”:不恰当的情绪劳动很可能导致教师的情感耗竭,对教学工作丧失热情,但有效的情绪劳动却能降低教师的工作倦怠水平,提升教师的自我成就感。因此,探究教师的情绪劳动可以为降低教师工作倦怠做出贡献。鉴于此,以往学者们开始纷纷关注教师情绪劳动与教师情感耗竭、工作投入、教师自我效能感等变量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情绪劳动产生于人际互动过程当中,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已有研究扩展到了情绪劳动对互动对象的影响,但在教师的情绪劳动研究领域,较少有研究探讨教师情绪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结合学生变量,进一步扩展情绪劳动的研究框架,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索。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会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有研究提示,教师的情绪情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裂痕。鉴于此,本研究结合学生变量,主要探讨教师情绪劳动策略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机制,并考察教师工作倦怠和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在其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以期能够丰富教师情绪劳动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宽理论边界,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既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又能提升学生满意度,铸造良好师生关系,如此“两全其美”的情绪劳动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来自武汉四所中学的119名班主任教师以及所带班级的993名学生,进行配对样本调查以获取研究数据,并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采用Mplus7.4进行跨层数据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教师表现出了对情绪表达规则的高知觉以及情绪劳动的高水平状态。教师能够明确感知到外界对其进行情绪管理的要求和期望,并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强度的情绪劳动。
  (2)教师的表层扮演策略显著正向预测教师的工作倦怠;深层扮演策略显著负向预测教师的工作倦怠;尚未发现真实表达策略与工作倦怠之间的联系。
  (3)教师的表层扮演策略边缘显著负向预测师生关系品质;教师的深层扮演策略边缘显著正向预测师生关系品质;教师的真实表达策略显著正向预测师生关系品质。
  (4)教师的工作倦怠和学生感知到的情感支持在教师的表层、深层扮演策略与师生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具体来说,表层扮演策略和深层扮演策略会分别通过对工作倦怠的不同影响,正向或负向预测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并最终影响师生关系的品质。
  (5)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情感支持在教师的真实表达策略与师生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最后,针对本研究的不足,本文做出了反思与总结,并对未来研究的可能做出展望,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以及会对教师群体和学校管理者有所帮助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交联聚丙烯酰胺微球因其独特的粒径可控性、较好的溶胀性、耐盐性、优良的弹性和可注入性等特点已经成为了油田深部调剖技术中的一种重要调驱剂。而疏水缔合聚合物因其特有的缔合作用,具有不同于一般聚合物的溶液特性。溶胀的微球在地层中如果能够发生缔合作用,就能够增强其封堵特性。本论文中通过加入三种不同的疏水单体(编号为S、X、J)与丙烯酰胺共聚,利用低温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三个系
为了进一步挖掘计算机智能技术在辅助建筑设计,尤其是改善建筑性能方面的潜力,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和建筑师开始关注“运算设计优化”(computationaldesignoptimization)技术对面向性能的建筑设计的辅助作用。其中针对建筑体量设计,不少研究者通过将参数化建模(parametricmodelling)、优化算法(optimizationalgorithm
《企业破产法》第32条第1句赋予了破产管理人“强大”的针对危机期间个别清偿行为的撤销权。为平衡已受偿债权人利益,缓和因破产管理人行使撤销权对交易安全的破坏,《企业破产法》第32条第2句对前述撤销权之行使作了“受益除外”的但书规定。于解释论角度,宜将该但书中“受益”解释为“无损”,并涵括持平与消极增加两种样态。一方面,财产的持平至少应包括同时履行行为、获得“后位新价值”的交易和惯常交易。就同时履行行
网络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支付方式,以二维码为载体的移动支付逐渐取代了现金交易,货币的实体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当货币以数字化的形态呈现时,人对交易过程的控制力大大降低,交易风险也随之上升。作为移动支付所衍生出的新型侵财案件,替换二维码案的案情并不复杂,但定性争议颇大,主要围绕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分展开。盗窃罪与诈骗罪的行为要件相互排斥,处分的有无是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在处理窃骗交织类案件时,
调解与诉讼均为争议解决方式,但两者在内在属性与外在方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比如调解的自愿性区别于诉讼的强制性,调解的非公开性区别于诉讼的公开性,调解的非正式性区别于诉讼的程式性等——导致两者无法兼容于一个规则体系下而不损害各自的制度属性与特长。  目前我国学界与司法界对于调解与审判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议,立法者的态度模棱两可,至今调解规则仍居于民事诉讼法之下,无自己独立的地位和程序,调解与审判的主体依
学位
法律与文学运动是肇始于美国的一场学术运动,后经过国内学者的理论引进,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法律与文学在我国的发展并没能取得丰硕的成果,甚至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学流派,但是法律与文学运动却有着它存在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对法律语言建构和法律修辞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作为文学的法律”是法律与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而“作为文学的法律”又进一步分为“叙事法学”(narrative jurisprud
混合共同担保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其作为一种兼合人保与物保的特殊担保形态,国内外立法例均对该担保形式的合法性予以认可。然而,由于其所涉法律关系颇为复杂,尽管已有多个法条对该问题予以规定,但对于该问题核心矛盾的解决方案似乎有意淡化处理。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必然会反映到司法裁判当中,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对待混合共同担保之内部追偿的问题时,便出现如“最高院2016年民终字第40号”广受学界批驳的判决。  基于
我国在拒绝承认执行涉外及外国仲裁裁决的问题上,实行特有的法院内部报告制度。一方面,内部报告制度通过保留否决裁决的最终决定权,体现了支持仲裁的理念;另一方面,如果下级法院不能准确把握各项抗辩事由,也不利于外国仲裁裁决的高效执行。公共政策是《纽约公约》中法院可主动援引据以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事由之一,也是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最常提出的执行抗辩事由。  在我国仲裁司法审查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个案
行政救助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与行政给付、行政奖励等其它行政行为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行政救助具有生存权保障、协调缓和社会矛盾、平衡等功能。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均衡,行政救助应该遵循规范原则、积极救助原则、实际救助原则和助困原则。 本文以实现形式为标准把行政救助分为扶贫、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特殊对象救助、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等类型;救助的方式可分为现金救助、实物救助、与物资有关的权益救助以及
学位
在我国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巨大推动下,我们已然开始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能量正在适应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时代日益扩大和膨胀,并且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形资源正在逐步替换土地、资本、劳动力等重要的生产因素,发挥空前所未有的综合生产能力,对于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由于我国现代知识经济的进步应运而生。知识共享的目的是推动个体层面的知识经验在组织内部进行传播扩散,从而实现群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高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