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且主要影响年轻人群的脑静脉系统疾病。其一般预后良好,但是少数患者会随着疾病的进展颅内压持续增高甚至出现静脉高压性脑出血,产生较为严重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因此,进一步揭示CVST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对更好的认识疾病,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本研究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连续监测三组不同CVST模型小鼠的皮层血流变化趋势,通过对照分析,了解不同
【基金项目】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9CBF6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且主要影响年轻人群的脑静脉系统疾病。其一般预后良好,但是少数患者会随着疾病的进展颅内压持续增高甚至出现静脉高压性脑出血,产生较为严重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因此,进一步揭示CVST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对更好的认识疾病,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本研究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连续监测三组不同CVST模型小鼠的皮层血流变化趋势,通过对照分析,了解不同致栓因素对模型小鼠皮层血流动态变化影响的差异,并验证激光散斑技术连续观测小鼠CVST模型皮层血流变化的可行性。本研究选取小鼠制作对照组、结扎组、贴敷组三种CVST模型。用磨薄颅骨的方法制作慢性透明观察窗,使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监测皮层血流变化。在造模术前采像作为基线,并在术后当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1天、术后14天六个时间点再次观测。选择操作区域远端桥静脉、近端桥静脉和皮层微循环三个感兴趣区域分别与基线相应区域比较得到其变化率,以此来实现同一实验组内不同区域的血流变化差异分析以及同一区域不同实验组的血流变化差异的分析。对激光散斑血流信号进行分析发现,三组模型小鼠整体皮层血流值随时间变化的差异均显著,分区域观测的结果,对照组和贴敷组差异不显著,结扎组的皮层微循环血流值高于远端桥静脉及近端桥静脉。同一观测区域的不同实验组的比较结果,远端桥静脉的血流值差异不显著,皮层微循环和近端桥静脉血流值,结扎组和贴敷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结扎组的皮层微循环血流值还显著高于贴敷组。对白光图像下血管影像分析发现,贴敷组可在操作区域附近观测到显著的血管增生进程,而结扎组并不显著。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凝血状态的改变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的疾病进展中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纯的物理阻塞可能并不是CVST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验也验证了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长期连续观测两种CVST模型小鼠皮层血流动态变化的可行性,为后面继续研究CVST皮层功能区相应变化和对神经血管耦联机制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其他文献
第一章:正常胎儿小脑表面叶裂的产前超声研究及参考值范围建立目的:利用经腹产前二维超声观察正常早中孕期胎儿小脑表面叶裂,并建立叶裂数目的参考值范围。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06月至2020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筛查,孕12-32周的单胎孕妇644例。将病例分为两个时间段观察:阶段1为孕12-15周;阶段2为孕16-32周。建立阶段2不同孕周胎儿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
背景:随着心血管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数量的增多,自体移植血管已经满足不了临床需求,寻找商品化小口径血管移植物成了临床上的迫切需要。体外组织工程化血管的构建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商品化工程血管很难来源于自体细胞,更多的血管组织移植物还属于异系甚至异种组织移植。理论上脱细胞处理可以降低组织的免疫原性,但脱细胞处理后的异系血管组织还会残留一定的组织反应,其程度将影响组织工程血管移植后的中远期通畅率。目前,有
第一章分化型甲状腺癌腺外侵犯的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分析人口特征、手术及病理特征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局部外侵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珠江医院核医学科行首次1311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原发灶外侵程度分为三组:A组(微小甲状腺癌腺外侵犯组)、B组(肉眼侵犯肌肉组)、C组:(肉眼侵犯颈部周围器官组)。采用SPSS20.0(IBM,A
研究背景扁平足是一种以足弓塌陷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矫形鞋垫广泛用于扁平足的治疗,具有无创性和持续干预的优点,临床上使用的矫形鞋垫主要通过矫形师手工制作,工艺复杂,修型打磨无固定参数,产品质量依赖于矫形师临床经验,且制作坏境条件差,材料浪费严重,有必要探索一种更佳的矫形鞋垫制作方式。研究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扁平足矫形鞋垫的可行性,结合有限元分析法比较矫形鞋垫对足部应力的影
目的:探讨性别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响,并重点观察入院血糖水平这一危险因素对不同性别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响及差异比较。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住院并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共3034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1801名,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5名。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院内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以心肌重构及心室顺行性降低为主要特点,是引起心血管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肌纤维化发生时,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分泌炎症相关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促进心肌重构的进程。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种闭合环状的长链非编码RNA,越来越多研究证实circRNAs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深入研究c
目的:单中心大样本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生存预后。为提高allo-HSCT后BOS早期诊断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802名接受allo-HSCT且存活大于100天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影像科多学科讨论方式,筛选出符合2014年NIH指
研究背景与目的银屑病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皮肤病,以免疫细胞浸润及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分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可通过一系列调控机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从而促进银屑病发病。LncRNAAGAP2 antisense RNA
研究背景和目的自体脂肪移植后不稳定的组织保留率仍是整形外科医生目前所面临的难题。随着人们对脂肪组织的了解发现,脂肪组织中包含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即脂肪来源干细胞(ASCs)。ASCs对脂肪组织在生理、病理情况下的稳态、重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通过外源性添加ASCs或上调内源性ASCs的有效性,达到促进脂肪移植后组织保留率的目的。长久以来,对于脂肪移植的研究采用单纯的小鼠脂肪移植模型,
研究背景急性胃肠损伤(AGI)常见于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发病率为60%~70%。AGI危重症患者的28天病死率明显高于不伴AGI的危重症患者(p=0.035,Od3.189)。AGI的治疗方法包括早期肠内营养、胃肠动力药物、幽门后鼻肠管喂养、胃肠道康复、针灸理疗和中医中药等。然而,AGI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延误危重症患者的早期治疗实施。近年来,部分研究者应用神经阻滞治疗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