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随访观察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的室壁瘤患者,并进行早、中期临床疗效分析。[方 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01月至2019年05月我院冠心病合并室壁瘤行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通过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彩超结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室壁瘤手术方式包括室壁瘤标准线性修补术和室壁瘤补片成形术两大类,术后通过门诊彩超室查询患者复查资料以及电话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随访周期为3月至9年,共随访3-115个月,失访8例,随访率:92.5%。应用SPSS-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收集我院冠心病合并室壁瘤行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83.3%)、女性18例(16.7%),年龄:35岁至74岁、平均年龄:58.19±8.73岁,吸烟者85例(78.7%)。合并室间隔穿孔23例(21.3%),二尖瓣关闭不全12例(11.1%),三尖瓣关闭不全5例(4.6%),左心室血栓9例(8.3%),高血压56例(51.8%)(1级4例,2级12例,3级40例),糖尿病39例(36.1%),高脂血症20例(18.5%),脑梗塞29例(26.9%),颈动脉狭窄7例(6.5%),心房颤动8例(7.4%),既往支架植入术29例(26.7%),充血性心力衰竭17例(15.7%);心绞痛病史88例(81.5%),心梗病史91例(84.3%);心功能(NYHA)分级平均为(3.07±0.61),其中 Ⅱ 级 5 例(4.6%),Ⅲ 级 87 例(80.6%),Ⅳ级16例(14.8%);冠脉左主干病变18例(16.7%),平均狭窄程度(8.24±21.13)%、前降支病变95例(87.9%),平均狭窄程度(76.89±33.67)%、第一对角支病变24例(22.2%),平均狭窄程度(17.26±33.51)%、第二对角支病变10例(9.3%),平均狭窄程度(7.99±25.36)%、回旋支病变78例(72.2%),平均狭窄程度(55.38±40.00)%、右冠病变81例(75.0%),平均狭窄程度(61.04±40.23)%;室壁瘤位于心尖部90例(83.3%)、心室前壁1例(0.9%)、侧壁4例(3.7%)、后壁13例(12.1%);室壁瘤108例患者中采用标准线性修补术64例(59.2%)、左室补片成形术44例(40.8%),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血管0-5支(2.67± 1.45);对二尖瓣进行处理共12例(11.1%),其中二尖瓣成形术2例(1.8%)、二尖瓣机械瓣置换9例(8.3%)、生物瓣置换1例(0.9%);三尖瓣瓣环成形5例(4.6%),其中kay’s成形1例(0.9%),DeVega成形4例(3.7%);心室血栓清除术9例(8.3%),室间隔穿孔修补术23例(21.3%),平均手术时间(6.29±1.71)h,阻断主动脉时间(115.48±44.39)min,体外循环时间(182.70±60.09)min,带呼吸机时间(80.55±99.82)h,ICU 停留时间(6.26±5.34)d,术后IABP辅助34例(31.5%),IABP使用时间(2.13±4.78)d;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平均为(54.50±7.41)mm,相比较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80±8.64)mm明显缩小;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为(39.22±6.36)%,较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35.22±6.32)%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二次开胸探查止血2例、延迟关胸5例、再次开胸并延迟关胸共3例(死亡1例),心包积液行开窗引流术2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胸腔积液7例、低心排综合征11例(死亡4例)、重症肺部感染1例(死亡1例)。[结 论]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患者术前精确分层诊断极为重要,确诊患者应住院治疗,手术策略应根据如下情况着重考虑:①对于手术方式应选择线性修补或补片成形;②二尖瓣是否需要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二尖瓣成形;③三尖瓣是否需要处理;④旁路移植的位置和支数。术前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患者心功能,对于泵功能衰竭、循环难以维持的患者需术前植入IABP辅助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存率并创造手术条件。通过对比手术前后心脏彩超的相关指标结果提示对室壁瘤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室壁瘤线性修补及心室补片成形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射血分数及左室内径,随访表明术后患者早、中期生存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