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城乡结合部土地转换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的土地利用已接近饱和,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土地空间外延扩展的主体聚集了多元化的土地利用需求,土地转换越演越烈,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土地转换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土地转换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在梳理、借鉴相关学者对城乡结合部土地转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概述了当前各国研究土地转换的过程、驱动机制、发展趋势时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模型:第三部分选取了成都市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实例,首先结合定性与定量的范围划分方法界定了成都市城乡结合部的地理范围,其次对成都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及1998年至2007年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做了分析,从宏观角度掌握成都市整体的土地资源配置状况及其土地的转换动向,最后结合1998年至2005年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和土地转换的统计数据,计算了该地区在此阶段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动量、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率以及土地用途的转入转出情况,深入了解和掌握了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土地转换的基本特征与转换态势;第四部分本文引入了神经网络技术,对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结构及网络特性做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神经网络应用于土地转换研究的优势与可行性;第五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上一章对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的介绍后,本部分在对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土地转换的驱动因子做了简要筛选后直接将其引入作为了该地区土地转换神经网络模型构造中的输入信息,并以1998年至2005年的驱动因子为样本输入数据,将1998年至2005年的土地用途转换结果作为样本输出数据,在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利用神经网络特有的网络结构对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土地转换的驱动因子与转换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与训练,最终获得误差极小的白适应神经网络,此后,为验证网络的有效性,再录入2006年的输入信息,结果得到与真实数据较一致的输出信息,验证了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土地转换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后,针对神经网络的拟合结果总结出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城乡结合部土地转换提出了一些展望。
其他文献
在经济发展中,有效率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在熨平农产品价格波动、规避企业风险和引导农民种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是否具有均衡关系是期货市场效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目的在于描述消费个体实际购买行为过程中出现的完美主义心理现象、对比不同类型完美主义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决策偏差以及各种行为
本文的论述以宁夏的西夏文化遗产为主,探讨宁夏的西夏文化遗产的价值、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利用西夏文化遗产发展宁夏旅游产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以及利用西夏文化遗产发展宁夏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革新,人们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学习风格的差异也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同时,移动学习以迅猛的速度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其自身的
目的:探讨肺部物理疗法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儿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而干
本文通过对失眠症的生理、病理机制、辨治规律进行探讨,以仲景伤寒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为指导,初步建立较为系统的失眠症六经辨治体系,为临床诊疗失眠症提供新的思维方法和整体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美国作家。1932年凭借其中国题材的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
我国进行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历史不长,虽然近年来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关于企业竞争力的本质、组成、影响因素、提升
东周以降,周王室衰微,其共主地位和权威下降,诸侯间征伐兼并不断,交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争的破坏性。春秋时期,约出现遣质20余起,入质方与出质方有较明显的强弱对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面对日益严重的医疗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建立有效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