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历来都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校园欺凌等恶性暴力事件近些年屡见报端。与以往不同的是,未成年施害者低龄化趋势明显,又因其心智发育不足,手段的残忍且不计后果,随之产生的严重危害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更有受害者不堪长期的欺凌而自杀。看似严密的保护体系下未成年人还是频频受害,对于我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中也暴露出我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法律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认为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最多且学习生活最密切的场所,应当在维护校园安全以及对未成年学生的培养教育方面承担必要的职责。因此完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法律机制在预防与治理校园欺凌等暴力事件方面十分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除去结语之外,分为六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以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为切入点,同时对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由此得出本文研究的方向与思路;第二部分对学校发生的典型侵害未成年人事例进行介绍与分析;第三部分通过上述案例,探究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校方责任不明确且缺乏有效监督、学校对校园欺凌等事件应急处置不足、司法惩戒措施单一、学校的教育功能未体现、缺乏对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保障等等;第四部分结合当前校园欺凌事件的特点,着重从法律制度、行政监管、司法救济保障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困境的原因,如缺乏专项立法、缺少校园欺凌防治机制、行政干预措施失灵、司法惩戒机制、救助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等;第五部分对国外校园欺凌专项立法、美国“情境犯罪预防”理论和日本“少年司法制度”进行分析与借鉴;第六部分把理论结合我国实情,对我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法律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完善的思路,如设想进行专项立法、加强行政干预建立校园欺凌防治机制、建立校方参与的分级矫治教育体系、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被害人救济的体系等完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对学校保护法律机制的改革完善,实现对校园欺凌的有效抑制、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