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C分期B和C期肝癌病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中B和C期肝癌病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对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同济医院肝脏外科诊治的52例BCLC B期和58例BCLC C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中24例BCLC B期病人行手术治疗,28例BCLC B期病人行非手术治疗(治疗措施包括TACE、微波消融等);32例BCLC C期病人行手术治疗,26例BCLC C期病人行非手术治疗。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至2017年1月,BCLC B期病人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8.0(10.4)月,非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7.9)月,手术组和非手术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3.3%、66.7%、50.0%和57.1%、42.9%、25.0%,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159);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MELD>9分、肝硬化三项是影响B期肝癌病人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而治疗方式的选择不是预后危险因素。BCLC C期病人手术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0(4.8)月,非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0(0.5)月;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治疗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0.0%、43.8%、40.6%和7.7%、0.0%、0.0%,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100IU/L、门脉癌栓、治疗方式的选择三项是预后的危险因素。手术组中门静脉分支癌栓病人与门静脉主干癌栓病人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1(1.78)月和4(1.64)月,生存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BCLC B期病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而BCLC C期病人,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且门静脉分支癌栓病人的预后优于门静脉主干癌栓病人。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 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是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是班主任和辅导员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学生人数的增加,网络文化的传播,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强,单靠学校有限的学生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在学生中挑选培养一批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
大学英语四级改革一再反映要重视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2008年四级机考的改革,更是强调了这一点。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顺应大趋势,调整教学方法,弥补传统的教学手段的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条件。据200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中国网民已达9400万人,其中21~35岁的青年人占到79.7%。[1]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年了解世界、探究人生的渠道之一。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容、新鲜的信息、漂亮的主页,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既方便了大学生的交流,带给他们新的行为理念,也带来一些消
一、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目标转变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分析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如下:  1.在校学生规模大,师生比高。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人数比以前大大增加,虽然
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道德人格是人格的道德性规定, 是做人的资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一般来说,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有着丰富的情绪体验并能控制情绪表现的人;是有能力满足自身基本需要并能紧紧把握现实的人;是获得了健康的自我结构并极富创造力的人;也是拥有稳定
一、关注大学教师教育素养的必要性    本科教学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大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更加突显。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欧内斯特·博耶认为,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可分为四个领域: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教学的学术,运用的学术。大学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艰深性可见一斑。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加之人才成长、培养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使得大学教学成为一项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傲自大心理  “家里受宠,学校被捧”,优秀生学习能力较强,大多是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骨干,很少遭遇坎坷挫折,家长、老师对其过分信任和偏爱,再加上儿童式的幼稚心理,不知不觉中产生谁都不如我的优越感,久而久之,傲气油然而生,致使在自我评价上产生片面性,既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晓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在日常同学交住中恃才倨傲,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别人是否乐
课堂评估是发生在有目标有目的互动的动态教学环境中。教师全面真实地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行为表现和实际的学习水平,客观地评估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是否实现。通过积极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现代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公民素质的提高,而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尤其是公共道德素质的养成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影响到未来社会的面貌。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说到底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 ,高等学校在此无疑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