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野上弥生子的反战意识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h1978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上弥生子(1885~1985)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良知作家,为大众撰写了诸多优秀的反战和平作品。即便在言论统治极为残酷的战争时代,野上弥生子亦通过多样途径,撰文批判军国主义,留下了大量的反战记忆文本资料。此外,其作品不仅富有文学性与知性,更是如镜子般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状况与国际形势。如《一个祈愿》、《只有神知道》、《欧美之旅》、《山姥》等报刊投稿、随笔、旅行记、小说与日记等,都深深渗透着她的反战意识。本论文以野上弥生子在1937~1945年所创作的作品为中心,如其报刊投稿、随笔、旅行记(《欧美之旅》)、小说(《山姥》)及该时期的日记。通过文本分析法来挖掘剖析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反战意识,并以野上弥生子的欧美之旅为划分线,考察其旅行之前、旅行之中及旅行之后的反战立场及其反战意识的发展变迁过程,拟从更为全面的视角阐释野上弥生子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反战意识,并揭示其所呼吁的反战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本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在序论首先表明研究动机,对中日两国有关野上弥生子反战意识的相关先行研究进行整理归类,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一章论述野上弥生子的生涯与反战和平的关联,以其在1937年之前发表的两篇报刊投稿及其发表于《改造》、《妇人公论》、《文艺春秋》等杂志的六篇随笔为中心,分析欧美之旅之前的野上弥生子反战意识。第二章探究野上弥生子在《欧美之旅》这部旅行记中的上海、欧洲及美国见闻中所折射出的反战意识,阐释其在旅行中持有的反战思想。第三章通过分析野上弥生子归国后参加的座谈会、所撰小说《山姥》及其日记等,探明其逐渐成熟的反战意识。结论部分总结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野上弥生子的反战立场及其反战意识的发展变迁过程,并以图示之,进而汲取出对现代人的启迪。
其他文献
综合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IPAT分解框架,核算和分析了2000-2008年甘南州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物质需求总量、直接物质输入量和区域内直接
随着现代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体不同感知通道的感知规律被不断挖掘应用。利用视触觉交互作用的感知规律,通过改变虚拟交互环境下的视觉信息,在不要求提高硬件设备精度情况下增强纹理再现效果,可达到改善受试者主观感知结果的目的。本文以纹理表面粗糙度在视觉和触觉通道下的感知辨识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的信号检测理论(SDT)方法,分别进行了单触觉通道、单视觉通道以及视触觉交互模式下人对纹理粗
2018年5月31日,美国通过了一项有关临床试验药品的新法案,该法案被称为“尝试权(Right To Try)”法案。尝试权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允许符合条件的病人可以无需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U.S.Food&Drug Administration,FDA)的批准使用已过一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研究新药。由于尝试权法案绕开了FDA的事先审批,尝试权在美国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美国社会及医药界对尝试权的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中小学安全工作已上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工作,已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教育幸福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次次惨痛的教训使我们清醒
交流传动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与场合,而永磁同步电机因其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功率密度、以及转速可调范围宽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机交流